毛玠報告劉備。
劉備點頭,接見董昭。
董昭這段時間經歷也算坎坷。他為袁紹所忌,投於張楊。張楊降曹操,董昭本有機會投曹,他表示自己是袁紹仇人,擔心自己降曹會為曹操招致更大敵視,目前麴義無有謀士,自己願在其中,為雙方彌合,免得生出嫌隙。曹操許之。董昭得以入麴義軍中,得到麴義重視。
後曹操將河內讓於麴義,並張楊一併交予。麴義擔心張楊舊部作亂,不顧董昭勸阻,遂殺張楊。
袁紹攻河內,麴義敗逃至河南,欲設鴻門宴謀害魯肅。董昭暗告魯肅。魯肅反殺麴義,留董昭于軍中,待以上賓。
劉備平曹操、回彭城,魯肅舉薦董昭“智計無雙,精於政事”,劉備用之為從事中郎,暫留在左右。董昭為人處世相當圓潤,動靜皆符合劉備心意。
劉備察其言,觀其行,發現董昭此人的確有能,但沒有太高的底線,不可以託以大事。
一些煩事、難事倒可以交給他來辦。
彭城作為劉備統治中樞,彭城令相當於以前洛陽令。司馬八達之父司馬防曾任洛陽令,政績突出,後升為京兆尹。都縣之令,本就難做,加上劉備又將度田徵稅試點放在彭城,這個工作更是讓人畏之如虎。
董昭拜見劉備,請教治縣方略。劉備問:“公仁有何打算?”
董昭對道:“下吏以為當先教後誅,先禮後兵。
一曰誘之以利。土地蕃植不如商貿製造,官府可許諾從民間採購陶器、織物等。
二曰交叉度田。自他郡臨時抽調吏員參與度田,以軍士護之,使當地豪強倉促難以勾連。
三曰重之以刑。對故意瞞報、營私舞弊者,皆除以重刑。
四曰預之以兵。為免豪強鋌而走險,當令軍隊做好應對。”
劉備讚道:“公仁計略得當,我無憂矣!君可大膽去做,若有阻礙,勿忘記我乃君後盾。”
董昭等著就是劉備這句話,忙叩謝道:“大司馬明見!三人成虎,若有在大司馬面前讒於下吏者,懇請大司馬思量今日之對,用之以權,信之不疑,待塵埃落定,再論下吏之是否功過。”
劉備點頭道:“此事關節,我心中有數,君勿以此為憂。唯多存仁恕,多加耐心,不可怠政,一殺了事。須知人生不可復生。”
董昭道:“大司馬仁厚,下吏不敢不遵。”
董昭自接到命令後,腹中已有定計,走馬上任後立即將督郵換上自己的親信擔任。毛玠早接到劉備知會,全部照準。
董昭對其餘官吏,如縣丞、縣尉、功曹、主簿、戶曹等重要職位,一律不動,並透過其傳話,設宴邀請張蔡謝嚴等十餘家大姓族長,討論政事。
董昭根據各家地址,計算好時間請摧鋒軍士兵前往延請,遠者先去,近者後去,確保都會在差不多同一時刻到達縣衙。
雖然自劉備開始吹風度田以及胡永實施試點以來,各家也沒少透過聲氣。但這次董昭自任命,到定下宴會,雷厲風行,疾如星火,根本沒有給各家留出討論攻守同盟策略的時間。
張氏族長張曜見董昭來者不善,本欲稱病不去,派一族人前往應付。張曜之子張襲勸道:“大人,大司馬新廢黜胡永,任命董昭為令。此人出身名門,曾舉孝廉,歷任縣令,又曾任魏郡太守,被朝廷拜為騎都尉。大司馬以其為令,足見重視,不可怠慢啊。”
張曜不情不願地前來出席。
到了縣衙,十幾家族長基本到齊,已被董昭延請入席,坐席之間間隔不小。大庭廣眾之下,眾人也不好交頭接耳,竊竊私語,都是各種眼色飛來飛去。
張曜搭眼一看,就發現嚴家族長嚴畦未到,心中頓時埋怨兒子:“他嚴家家世閥閱大不如我張家,族長都未親至,我親至是不是有點太降尊紆貴了?”轉頭要瞪張襲一眼,後者被縣吏引到堂下坐席,距離較遠,看不清楚,只得作罷。
臨近中午,几案上盤子裡擺著幾樣小食,還有一盞粗茶。眾人都是養尊處優的人物,自看不上這粗陋食物,雖然腹中有些飢餓,仍舊無人動手,都靜靜等著董昭現身。
董昭未讓大家久等,見各家均到齊,立即現身露面。
眾人見他身形微胖,面容白皙,眼睛不大,微微眯著,頷下留著稀疏的鬍鬚,臉上掛著溫和的笑容,拱手而出,一團和氣。
他旁邊一人卻是另外一種風格,上身披甲,腳蹬皮靴,身材壯實,滿臉橫肉,眼露兇光,殺氣騰騰。
董昭坐了主席,引那武將身側落座,向眾人一拱手道:“感謝諸君賞臉前來。某濟陰董昭,某身邊這位乃是成廉成校尉。”朝成廉伸手一引。
成廉隨便拱了拱手,道:“成廉見過諸君。”手又按在刀柄上。
張曜、蔡循、謝通等臉上皆露出不以為然之色,這是何意?欲以兵相脅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