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雖然被蔑稱為“冢中枯骨,但其麾下將帥並非全是無能之輩。
紀靈忠義奮,自豫章郡率兵北上的同,派人向袁術送交密信。
信中建議袁術與劉表和,向劉表求援。
袁術採,派使者前去劉表處報聘。
紀靈又獻言恢復孫策官,赦免其反叛之,令其北至淮,抵禦牽招。
袁術將信撕得粉,罵道:“紀靈糊塗!孫策狼子野,一朝暴,豈能饒恕!
況且其怎會聽從孤之命,前往抵擋牽招?
即便其肯聽,孤剛與劉玄德和,又怎可強化對立、再啟邊釁?”
不聽紀靈之,命令他加速進,儘快與梁綱、戚寄匯合。
紀靈從鄱陽乘,穿蠡,入長,過廬江時呼袁術表任的廬江太守劉勳。
劉勳見袁術勢力漸,日薄西,有觀望自立之意。
他藉口要防備西邊江夏黃,北邊汝南田疇、於,不肯出兵。
紀靈大,威脅要提兵攻擊劉勳。
劉勳只得派兩千兵跟隨紀靈北,並贈送兵甲、錢糧助軍。
紀靈兵至前,與屯駐長江西岸的梁綱、戚寄匯合。
袁軍兵力雖,士氣卻不甚,處於防守捱打的局面。
周瑜對孫策道:“袁術有大江之,難以輕取。劉備窺,隨時發動雷霆一擊。我軍前後皆,須當先破一方。”
孫策道:“公瑾之,正與我同。袁術困獸猶,急之則噬,且若其損失過,或會便宜劉備。當緩之。
許貢、王朗、嚴白虎、鄒他、錢銅、王,乃烏合之眾。破其一,諸路皆退。
擊潰吳、會之,也能為我軍爭取戰略縱,屆時即便劉備過江來,亦可拒之。”
張紘、呂範皆贊同。
於,孫策留周瑜、張勳打著自己的旗,在前線與袁軍相,親自率領精銳三千,晝伏夜,兼程南下。
江東討孫聯軍共六個勢,分了三路。
北路為吳郡太守許,自吳縣(今蘇州)北,經無錫、毗,威脅孫靜駐守的曲阿(今丹陽)。
南路為會稽太守王,自山陰(今紹興)出,攻擊朱治盤踞的錢唐(今杭州)。
中路有嚴白虎、鄒他、錢銅、王晟,向西攻入丹陽郡境,正猛攻故鄣。
孫策在故鄣只有千餘士,嚴白虎等兩萬多人圍攻十餘,不能克。
除了嚴白虎等人各懷鬼,軍心不齊之,也跟故鄣守將有莫大關係。
守故鄣令姓凌名,吳郡餘杭,二十八九歲年,身材高,氣概不凡。
孫策起兵奪取丹,凌操率三百部曲來,被孫策委任為別部司,守故鄣,與朱治互為犄,守衛東,並將吳郡與會稽郡一分為,使許貢、王朗不得併力。
凌操勇冠三,善於撫,士卒用,將故鄣守得固若金湯。….
本章未,請點選下一頁繼續
凌操作為初投孫策的將,不甘心僅僅起到牽制、阻擊作,還想在孫策帳下出人頭,立下潑天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