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八十四章 青州學宮聞流言

劉備想要休息,袁紹被公孫瓚騷擾不得休息,自不肯獨受其苦,非要擾得劉備不得安生。

剛被劉備調回臨甾的孫嵩彙報青冀戰事:“撫軍中郎將沐德信與審配、袁譚在重合、東光間連戰,難以取勝,向田國讓、張益德輸送糧草的通道斷絕。僅訊息可透過細作傳遞,輜重無法透過。歸義校尉公孫犢率三部兵與沐併合力,仍不敵審配、袁譚。短期內田國讓等可依仗幽州,若曠日持久,老夫恐有差池。請將軍決之。”

劉備問郭嘉:“奉孝,此事當如何?”

郭嘉蹙眉道:“田將軍等與沮授相拒已月餘,沮授志趣非常,田豐韜略卓異,公孫伯珪背有劉幽州舊部為患,又據易縣於袁軍對峙,缺乏縱深,一旦有變,形勢將大壞。當派精兵進至河間,與田將軍呼應。”

劉備問道:“精兵?奉孝是指摧鋒、陷陣等?”

郭嘉道:“摧鋒、陷陣、折衝、射聲,四軍齊出,必可擊破審配、袁譚,駐足河間,與幽州成掎角之勢。”

劉備問孫嵩:“大軍遠征,糧草可足?”

孫嵩滿臉憔悴,面帶難色,道:“將軍,初期供應入兗州大軍,又供應國讓、益德之軍,府庫皆空,目前積存於西平昌一線的糧草僅僅可供大軍一月之用。老夫以為不如將田、張、劉三軍撤回,易縣堅固,易水幽深,公孫伯珪守之數年袁軍亦難破,幽冀相鬥,我軍則休養生息,蓄積甲兵,囤積糧草,率爾北伐,可一舉擊破袁紹,混一冀幽。”

劉備問郭嘉:“若四軍攜一月之糧北上,破袁譚,入河間,可否與公孫伯珪夾擊沮授,一舉破之?”

郭嘉道:“沮授有統兵之才,麴義善於用弩,顏良、文丑皆勇將,若其堅壁以待,恐怕難以遽破,須當久峙以待敵機。我軍乏糧,袁紹亦乏糧,就看誰能堅持到底。”

劉備又問:“可否讓四軍直搗鄴城,逼沮授回軍,解易縣之困?”

郭嘉道:“若領兵者為袁紹,或有可能。但如今領兵大將乃是沮授,又距離鄴城千里之遙,袁紹即使命其回軍,以沮授之威望,麴義之功績,足以彈壓將士,或會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理由拒絕直接撤回鄴城。鄴城有險,袁紹再聚集十萬兵亦非難事。四軍雖精銳,或可自保,但於大局無益。”

劉備對孫嵩道:“青州六月剛已收麥,我軍口糧大都來自屯田,去歲屯田規模仍太小,今年須加大規模,此當作為考核各郡之重要指標。軍屯不足以民屯補充,無主土地招募流民耕種,第一年給予口糧,第二年以後造冊入籍,所得收成,交夠州里,留足郡縣,剩餘皆歸其所有,其所得不低於收入之三成。此事由季珪、子安負責。”假設一人耕種十畝地,每畝收小麥一百五十斤,三成為四百五十斤,除去吃食消耗,還有富裕。小麥畝產本朝曾搭兩百斤,唐時達三百多斤。劉備正著手改進耕種工具,增產有望。

負責官吏考核的吏曹從事崔琰和負責錢糧支出的簿谷從事陳逸接令。

劉備又道:“可向徐州求購糧食,期以半月,再發大軍北上接應國讓,即便不能擊破袁軍,也不可使公孫伯珪遭敗。幽州前線兵不在於多,而在於精,屆時可以精兵為主、新兵輪換磨鍊,將幽州前線作為我軍練兵之地。購糧之事由孫公負責;練兵之事由徐君安排。”

別駕孫嵩和兵曹從事徐邈接令。

郭嘉略一猶豫,沒有說話。缺糧屬於硬傷,四軍派去也是無用。只能暫且等候半月了,想必無妨。

討論完戰事,劉備就親自前往青州學宮視察,簡雍、郭嘉等陪同。孫嵩、崔琰、陳逸、徐邈等公務繁忙,便沒有跟隨。學宮是劉備培養後繼人才的重要基地,青州學子乃是劉備的心頭肉,至關重要。鄭玄聞劉備前來,派了繆斐、趙商等迎接。入席,劉備自然坐了主席,鄭玄、繆斐、趙商等坐於左側,簡雍、郭嘉等坐於右側。劉備打量鄭玄道:“一別數月,鄭公身體更加康健,龍馬精神,松柏氣魄,可喜可賀!”

鄭玄鬚髮皓白,仙風道骨,笑道:“老夫謝過將軍善禱善頌,亦賀將軍擊破曹操,威震中原。”

劉備擺擺手,笑道:“何談威?吾唯取仁。”因問弟子情況。

繆斐回答:“學子如今已三百八十七人矣,本州人約佔七成,一成徐州人,一成兗州人,其餘半成為冀州、豫州等地,幽州、揚州、關中亦有千里迢迢來求學者。此皆將軍之義、鄭公之德所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