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九十二章 惑敵何不遽破敵

鎮北將軍關羽端坐首席,掃視帳中諸將,道:“陛下有詔,命我等迷惑袁紹,使之不敢攻我。諸君有何建議?”

北部軍區主帥為關羽,軍政祭酒武周,軍謀祭酒周林,軍需祭酒由東郡太守衛覬兼任。

下轄六軍,一是揚武軍朱樟。其為涿郡大俠,劉備元從,彪捷敢鬥,因功升遷。

二是翊武軍司馬俱。其乃黃巾渠帥,為劉備初入青州的大敵,後歸降。熱衷功業,目前在黃巾降將中職位最高。

三是昭武軍雷升。雷升原為典韋麾下軍司馬。以曹操降兵為主幹的兗州左軍成軍,雷升為守中郎將。去年改名昭武。

四是建武軍趙進。建武軍即兗州中軍,武周領之。武周升為北部軍區軍政祭酒。劉備拔雷升麾下校尉趙進擔任建武軍中郎將。

五是蕩寇軍張遼。去年六月於太原平曹操後,張遼隨劉備回師,歸關羽節制,守河洛一線。

六是先登軍龐德。去年初麴義失河內,依附魯肅,自疑而生亂,欲殺魯肅。魯肅率雷升、武周平之,誅其心腹,收降其眾,編為四部,六千多人,號為“先登士”。魯肅豁達大度,其眾皆服。

後魯肅被劉備調走組建橫江水師,先登士暫交關羽親領。麴義是涼州武威郡姑臧人,先登士也多涼州人,熟悉羌鬥,實力強橫。關羽是節帥,負責全域性。劉備一直想為先登士再找個主將,以便最大限度發揮其戰力。

想來想去,唯有龐德合適。龐德既是涼州人,漢陽郡與武威郡二郡相鄰,鄉音相通。龐德初為郡吏、州從事,涼州王國叛亂,龐德投筆從戎,參加平叛軍,勇猛善戰,屢立戰功,州人多知其名。

喜得州人為將,先登士皆道:“陛下真聖明天子也!”

龐德能領一軍精銳,也十分歡喜。

將士皆悅,士氣高昂。

武週年紀最輕,資歷較淺,率先發言:“大帥,我軍當面之賊乃是偽相國沮授、偽徵南將軍閻柔,兵力數萬,皆袁氏精銳,不可小覷。須當避免引發大戰。

末將以為可延續以往對峙狀態,斥候相互廝殺,無需額外動作,免得畫蛇添足。”

武周性情剛直,老成持重。

關羽問道:“可有其他意見?”

衛覬咳嗽一聲道:“某贊成武祭酒之言。我軍大戰過後,尚未恢復,尚未到北伐良機,還是謹慎為上。不引起袁軍大舉來犯,就是上佳。不必刻意刺激對方。”

關羽用手輕輕捋著鬍鬚,眼睛微眯,道:“各軍主將也都說說。”

朱樟直起身子,大聲道:“啟稟大帥,末將認為小打小鬧未免太怯。我軍後勤有困難,袁紹就沒有麼?聽說其曾以桑椹為食,可見糧谷比之我軍,更加不如。

因此末將認為,即使我軍主動猛攻,袁紹也未必敢過度反應,只會退縮。若能趁機在北岸立足,豈不大利於日後北伐?

就算袁紹跟我軍大戰又如何?此地六軍將士,甲兵三萬,袁紹須多少軍隊方能相抗?”

張遼、雷升、趙進、司馬俱也紛紛請戰,表示儘可發動一次戰役,給沮授一點顏色看看。

這幾個月來,沮授與關羽沿著黃河兩岸不停摩擦,大戰不生,小戰不斷,互有勝負。

尤其是黃河結冰之後,常有百人級別的戰鬥發生。關羽軍小股士兵過河後甚至深入敵境數十里,到達了內黃縣附近。沮授小股軍隊也曾到達鄄城。

袁紹自折了顏良、文丑兩員大將,與劉備交戰首次處於下風后,似乎突然振奮起來。壓力之下,對沮授、田豐等人的猜疑也消失大半,沮授任“相國”之榮職,仍可掌握軍權,就是一個明證。

袁紹相當於將南方之事全部委託給了沮授。沮授掌握的兵力超過十萬,幾乎佔了袁紹總兵力的一半。沮授官職也不是普通的重號將軍,而是前將軍。麾下有徵西將軍閻柔,以及何茂、王摩、馬延、焦觸等將。

前將軍沮授,左將軍蔣奇,右將軍張郃,後將軍淳于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