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4章 冶煉鋼鐵--百業之基

在控制茶馬貿易通道的同時,楊麟將更多精力放在內政上,放在平民教育上。

前世經驗告訴自己鋼鐵是百業的基礎,這幾年為了打造兵器師傅們將生鐵鍛打成熟鐵,鍛打成精鋼,其中艱辛可想而知。

經過數年摸索,再加上楊麟有意引導,經過大量實驗,在這年九月,冶鐵作業終於獲得突破性進展。

如果在前世根本不需要花費太多力氣,將上等剛才簡單打造,或者簡單鑄造就可以。

冶煉鋼鐵七成採用煤炭,三成採用木炭。

這可讓人感到稀奇了,而這種木炭一般是在山林無煤之地採集,鍛工選擇堅硬木條燒成火墨(俗名叫火矢,燃燒時不會變為碎末堵塞通風口),用他冶煉鋼鐵,火焰比煤更猛。

透過這種方法冶煉三個時辰就可以製作出生鐵,而生鐵來回冶煉五六次就成為熟鐵,熟鐵來回冶煉九次就能夠冶煉出鋼鐵。

這可讓楊麟感到驚訝了,過去常說用煤炭加鐵礦石再加一點石灰石做成燃料,以冶煉鋼鐵啊,怎麼現在用鋼鐵不成了。

疑惑雖然疑惑,楊麟還讓宋士慧畫出一個當時鋼鐵冶煉爐子圖形,原來先是用煤炭與鋼鐵混合一起燃燒,鐵水流出來後。

聽說總督楊麟要來觀看冶鐵效果,鐵官專門從外面買來半車火墨,與鐵礦石一起倒入非常小的爐子裡面,點燃之後有兩個個大漢輪流拉動著一個巨大的風箱,以將空氣鼓進去,以拉動著風箱.

而另一邊,鐵官則用煤炭與鐵礦石混合後直接放入一個寬2米,深1米的小爐子裡面,點燃之後四五個大漢輪流拉動風箱。

鐵官不停解釋火墨製作困難,不但需要砍伐大量樹木,而且還要燒成火墨,非常困難。

用了半天功夫,兩爐鐵水製作完成,冷凝成生鐵後明顯看出生鐵質量差異,那種用火墨製作成的鋼鐵成的生鐵質量頗佳,一把大刀砍過去大刀缺了一個很大的口。

而用煤炭煅燒而成的生鐵質量非常差,大刀砍過去,竟然如砍在一塊碎石上,巴掌大的生鐵應聲而斷。

看楊麟滿臉疑惑,旁邊的鐵官笑著解釋,這種煤炭煅燒而來的生鐵是賣給農民做鋤頭,做犁頭,耙的,如果需要做成兵器,需要工匠師傅來回鍛打七八次,如此就可以打造成各種不同兵器。

或者看到楊麟顯得頗為氣憤,鐵官連連解釋,鐵匠師傅打鋤頭、犁頭等農具的時候需要來回多次鍛打,楊麟手中手握的寶刀乃精鋼經過上百次捶打而成。

生氣雖歸生氣,看來國營真的害人不淺,從管仲,從漢武帝施行鹽鐵專賣制度以來,民間就透過這種廢鐵、廢鋼糊弄普通老百姓。

但在前世中好像是用煤炭、鐵礦石再加上石灰石鑄造出鋼鐵啊,怎麼現在用煤炭、鐵礦石、外加石灰石作為新增劑製造出來的鋼鐵如此之差,而火墨加鐵礦石、加石灰石製造出來的生鐵質量完全不同。

想到這裡,楊麟一面召集所有工匠討論,一面重新審視火墨製造方法,這火墨完全就是煤炭啊,只是需要將硬木燒成木炭而已。

前世經驗告訴自己,這所謂的火墨與煤炭主要成分相同,但緣何煤炭冶煉鋼鐵質量如此之差,看來真正問題處在煤炭身上。

煤炭裡面可能有雜質,有一種讓人難以知道的雜質,如果能夠去掉這個雜質,那麼就完全能夠製作成火墨了。

聽到總督提出如何將煤炭製作成火墨,眾人一片譁然,一些人老工匠連連搖頭,火墨就是火墨,煤炭就是煤炭,在他們眼中這完全是兩樣東西,怎麼能夠製造成一樣東西呢?

探討半天,坐在牆角的一個十七八歲的年輕工匠說道:“總督大人,你看這樣行不行?各地民眾不是燒瓦嗎,還有火墨不也是這樣製作的嗎?將其點燃放入窯洞裡面,然後封閉窯洞,如此就製造出火墨出來了。

總督大人,我們可不可以將煤炭點燃,放在窯洞裡面,如此定然也可以製作出火墨啊。

眾人一聽,連連搖頭,有的更是說如果這樣,那麼煤炭不是會被燃燒嗎?

楊麟也沒有更好的辦法,當即令這個年輕人負責其事,令其馬上找一個窯洞,煅燒半車煤炭,看能否製作成火墨。

總督大人非常放權,確定方略之後基本上不管不問,完全讓這個賀大明負責,突然擔任如此責任,雖然有點不適任,但為了坐好不給人丟臉,這幾天賀大明也完全拼了。

第七天楊麟依約坐著那輛四輪馬車,相比普通馬車就是快,50多里的路程如果坐普通馬車至少要跑半天,而四輪馬車一個時辰(2個小時)就到了(法國人莫泊桑《羊脂球》小說曾描述,在冬天下雪天四輪馬車從早上到10點走了4法裡,也就是16公里,32裡,如此遠的距離,但作者則認為走得在雪地中走得太慢了。)。

眾人正開啟窯洞外面的封土,突然一陣陣煙霧冒出,一股刺鼻的氣味冒出,正在接封土的一個工匠被煙霧燻得暈倒在地。

眾人驚慌失措,周圍人群說什麼的都有,有說賀大明不敬菩薩,菩薩生氣了,有說這種方法根本不能製作出火墨。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