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道長有空就操練民團隊伍,傳授殺敵功夫。
在隊伍進行操練時,智涵驚奇發現,原來在千山頭鬧廟會的劉自強、王二五和李叫花也在坎字團隊伍裡。
無為道長和智涵所在的隊伍,奉命守衛濟南府東北面的山區要地。
一天探子來報,在濟南東北面山區,出現了一股日軍,準備來偷襲濟南府。
滕德勝令無為道長,帶領一千名坎字團民軍,在半路上阻擊和消滅日軍。
智涵騎棗紅馬,腰束紅布褡包,腳穿紅灑鞋,手握戚家刀,威風凜凜地走在隊伍前面開道。
無為道長身穿道袍,手腕纏紅布,騎白龍大馬,身背龍蛇寶劍居中指揮。
劉自強持金剛大刀,貼身護衛著主帥。王二五和李叫花押後。
無為道長帶隊伍來到濟南東北面的山區,偵察到一個設伏地點——在兩座山中間,夾著一個狹窄的小山溝,溝中一條山路正是日軍必經之地。
道長根據山勢地形,在要道上布成一個口袋陣。
約莫過了一個多時辰,日軍大約三百餘人身背洋槍,腰掛日本軍刀,大模大樣地進入山溝。
待日軍從山路完全鑽入口袋陣後,無為道長命令兩邊山上的軍士,突然從山頂推下檑木和滾石,同時箭矢如雨點般射下去。
山下的日軍遭到突然襲擊,只聽得哇哇大叫,哭爹喊娘,不一會死傷了八九十人。
日軍馬上向溝尾撤退,李叫花躲在掩體內,用火槍和弓弩射擊。
日軍轉頭向溝口衝去,又被王二五的火槍和硬弩射回去。
日軍瘋狂向山上射擊,企圖上山搶佔制高點。
山上義軍先藏在掩體後面,躲過日軍的子彈。
待日軍衝近了,無為道長指揮義軍推下滾石和圓木,同時火銃和亂箭一起射向日軍,日軍又死傷了幾十人。
這樣對戰幾輪後,日軍槍聲逐漸稀疏了,無為道長判斷日軍子彈快打光了,於是命令軍士一起衝下山去肉搏。
日軍見義軍衝下山來,大多數人丟掉槍火,拔出軍刀與義軍搏鬥,但仍有人在開槍射擊。
智涵見了,連打幾把“飛蝗石”,將幾個開槍的日軍打翻。
無為道長拔出龍蛇寶劍,殺入日軍陣中,使出“金蛇狂舞”絕技,寶劍所到之處,嘩啦啦,倒下一大片日軍。
智涵揮動戚家刀衝進敵陣中,用辛酉斬倭刀法,或“三連擊”,或“丁字回殺”,眨眼間,殺的日軍鬼哭狼嚎。
激戰一個多時辰,除百餘名日軍衝出口袋陣逃走外,其餘日軍死的死,傷的傷,橫七豎八地躺在山溝裡,血流成渠。
義軍收拾戰場,繳獲槍械無數,得勝回營,無為道長受到頭領滕德勝的嘉獎。
列位看官,由於清軍無能,八國聯軍攻陷了天津大沽炮臺,天津的防守屏障被開啟,侵略軍水陸並進直逼天津城。
“坎字團”首領張德成命令滕德勝率山東的隊伍,急行軍去天津增援,阻擊洋人進攻天津城。
無為道長和智涵隨一支部隊向北急行,智涵見走在行軍隊伍前面的將軍,騎棗紅馬,頭挽英雄結,腰纏紅布褡包。
仔細一看,正是在濟寧帶人燒教堂的李傑大哥。
李傑帶領“坎字團”義軍到達天津附近時,智涵拍馬趕到李傑身邊,打聽“坎字團”首領張德成的情況。
李傑作了簡單介紹,並告訴智涵,張德成正在指揮“天津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