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看官,前面談到的張獻忠旱藏財寶,原義和團拳師劉自強,正準備遵父命去四川尋找。
在下暫時放下智涵喬裝打扮去南方不表,簡單介紹一下劉自強的行蹤。
卻說劉自強當時在千山頭,背起身中兩彈的義和團大哥趙光輝,飛身出了玄真觀,逃到後山一個山洞中,把趙大哥放下來進行搶救。
可是趙大哥血已流乾,全身僵硬,停止了心跳。
劉自強急忙在趙大哥身上按壓穴道,折騰了半天也無濟於事,只好掏個坑將屍體掩埋了。
他在墳墓邊的一棵大樹上,用樹枝和乾草搭個窩棚,住在窩裡給趙大哥守墓。
其實劉自強在戰鬥中也負了傷,他找來草藥給自己療傷,用野果充飢。
調養了十幾天,傷口已結疤,身體也恢復了七八分,他準備離開。
劉自強在走之前,到趙大哥墳墓前去行跪拜大禮,突然從衣袋中掉出一個黃色錦囊,他趕忙撿起來重新藏在身上。
因為錦囊裡有半張大西王藏寶圖,這是祖宗留下來的傳家寶。
原來,劉自強的老祖宗是大西王張獻忠的義子,撫南將軍劉文秀。
張獻忠臨死前,給四個義子各儲存半張大西王藏寶圖,劉文秀儲存的是半張旱藏圖。
劉文秀等義子從川北鳳凰山衝出清軍包圍後,遵照張獻忠的遺願,帶領大西軍隊撤退到偏僻的雲貴一帶,聯合南明永曆皇帝一起抗清。
劉文秀因抗清立有大軍功,被永曆皇帝封為蜀王。
南明永曆六年,劉文秀率大西軍步騎六萬餘人,從貴州進入川南,由敘州、重慶進而圍攻成都。
殺死清軍都統白含貞等人,迫使大漢奸吳三桂敗走保寧府。
但劉文秀多次取得勝利後驕傲輕敵,被吳三桂窺出了破綻。
不久,吳三桂和清朝徵西將軍李國翰聯兵出戰,劉文秀被打敗後退回到貴州。
此後,劉文秀派部將統兵由雲南進入四川雅州,前進至嘉定府。
劉文秀本人率領大軍取道黎州和雅州,在洪雅縣千秋坪建立了帥府,企圖以此為根據地,逐步恢復整個四川。
劉文秀派心腹部將郝承裔,在黎州和雅州的大山裡,秘密開挖帥府藏金庫,埋藏金銀數十萬。
可是由於孫可望投降了清朝,並領兵蓄意犯滇,永曆皇帝急召劉文秀和他帶領的主力軍隊,撤回到雲南昆明保駕。
永曆十二年,劉文秀因病死於昆明。
他在去世前,曾給永曆皇帝遺表:“臣在黎雅間埋金二十萬,臣之將郝承裔知之……”
劉文秀還告誡子孫,希望在時機成熟時,去四川挖出在黎雅間埋藏的二十萬財寶,資助起義軍隊,推翻清朝統治。
劉文秀的臨終遺言和藏寶圖,被一代一代地傳下去。
後來,劉文秀的心腹將領郝承裔在雅州起兵,準備去挖出埋藏在黎雅間的二十萬埋金。
可是他還沒有佔領埋藏金庫的郝家坡,就被清軍打敗,然後遇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