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紅燈軍在省城成都附近,搞得政府和清軍雞犬不寧。
總督奎俊為了穩定人心,利用成都各大報紙,大肆宣傳清軍在龍潭寺打敗紅燈軍的訊息。
這幾天官府衙門和清軍各營,都沉浸在洋洋自得的喜悅之中。
奎俊在總督府接見了老將陳鞠,表彰其保衛成都的功勞。
他給清廷上奏章,吹噓川軍如何英勇無畏,陳鞠如何指揮有方,擊潰了幾萬名紅燈軍對成都的圍攻。
請求朝廷給陳鞠等人加官進爵,封妻廕子。
奎俊還在總督府大擺宴席,請來各大報社記者,將陳鞠等在龍潭寺保衛戰中有功的軍官,一起邀到府中大宴三日,分別賞賜金銀財寶。
四川總督大造聲勢和大宴軍官的訊息,透過多種途徑傳到了石板灘。
廖么妹等頭領聽後非常生氣,決定給奎俊一點顏色看看,把官府的囂張氣焰壓下去。
那天早晨,廖么妹和許嫦娥挑選了二十名武功高強的信徒。
經過精細化妝,廖么妹和許嫦娥裝扮成少年公子,二十名信徒裝扮成農夫,向成都府方向疾走。
傍晚張燈前趕到成都西門外,悄悄躲在青羊宮附近休息。
晚飯後,廖么妹令所有人員換上夜行青衣,悄悄來到錦江邊的樹林中。
廖么妹輕輕一揮手,青衣人飛身躍上南城牆,然後再一跳上了房頂,腳踏屋脊一路飛奔到總督府旁的督院街。
從明代到清代,四川省的最高行政機關一直設在這條街上。
接近二更時分,廖么妹等人繞到總督府的後院。
順圍牆邊溜下去,躲在督府花園裡觀察動靜。
“轟隆隆!”“轟隆隆!”
突然,總督府前面傳來兩聲巨響。
廖么妹等人著實嚇了一大跳,以為偷襲行動已暴露,清軍衛隊打來了炮彈。
急令青衣人全部趴在地上,躲避火炮的攻擊。
列位看官,總督府的人員其實並沒有發現廖么妹等人,而是總督府在“放鐵炮”。
原來四川總督府有“放鐵炮”的規定,就是士兵在一個特製的厚實鐵圓筒內,放進專用的火藥,但是不裝彈片。
點燃引線後,火藥爆炸發出巨響,沒有彈片飛出來,民間管這個叫“放鐵炮”。
黎明的時候放一炮,叫放“醒炮”。
天黑的時候放一炮,叫放“起更炮”。
二更時辰再放一炮,叫放“二更炮”。
鐵炮一炸響,成都全城都能聽見,據說是為了顯示總督府的威儀。
“二更炮”剛響過,幾個清兵走過來夜巡。
許嫦娥等人繞到清兵的後面,輕腳輕手地突然衝上去,從後面鎖喉,再轉身扭斷脖子。
幾個清兵沒叫出一聲,就被全部殺死了。
青衣人把死屍,拖到花園草叢中藏了起來。
總督帥府辦公樓為兩層磚瓦房,門口有四個衛兵站崗。
廖么妹令八個青衣人,從左右兩邊同時靠上去,將四個衛兵幹掉,把死屍丟到水溝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