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朝龍寺古剎,因傳說觀音乘龍到此而得名。”
清澈的郪江在朝龍寺山腳下拐了個彎,由西轉北懶洋洋地流出去。
智涵子和寧波走過江上石橋,沿山邊的石梯拾級而上,來到蒼松翠柏掩映的朝龍寺前門。
寧波指著寺廟旁邊懸崖上的一棵古柏,介紹道:
“你看,這顆古柏長在絕壁之上,枝葉蒼翠挺拔,活象一條巨龍,其根顯露在外酷似龍爪。
信眾認為朝龍寺的真龍出山,便虔誠朝拜,香火常年不絕。”
寺門旁豎立一塊石碑,智涵子見碑上刻著《朝龍贊》,便即興吟誦起來。
飛烏故縣,
倉山新都。
郪江蜿蜒而清冽,
倉山險屹而巍峨。
西北二嶺翅展,習呼走馬;
東南半壁珠懸,寺有朝龍。
郪水以郪人聚居而定稱,
朝龍因觀音乘龍以命名。
奇也,古矣!
佛殿禪宮,莊嚴肅穆;
飛閣涼亭,雄偉壯觀。
前掛峭崖百步,後依崇巒千丈。
一島攬月,二鶴爭蝦,
三江送寶,四壩吐金,
五馬奔槽,六鳳朝陽,
七溝八灣環繞,九寨十梁拱立。
此山獨秀,斯寺長幽。
風景無限瑰麗,倉山如此多嬌!
兩人進入寺內,見殿宇依山而建,層次分明,雄偉壯觀。
走進大雄寶殿,兩人在觀音玉佛前叩首禮拜。
寧波與朝龍寺的圓覺方丈寒暄了幾句,方丈帶二人逐級參觀各大殿宇,熱情介紹朝龍寺的歷史和建築特點。
參觀完畢,兩人告別了圓覺方丈,從朝龍寺後門出去。
寧波帶著智涵子沿羊腸小路,登上了火焰山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