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兩天,李叫花換了行裝,穿一身青布衣衫,頭包白布帕子,打扮成川北農民的模樣,趕到熱鬧的胖鎮。
他穿街走巷,找了二十幾家茶館,最後在一個臨郪江的茶館裡,見到鄧鳳生和徒弟在喝茶聊天。
李叫花沒有走進茶館,只在外面裝著閒逛,暗中留意鄧鳳生等人的動向。
原來鄧鳳生接下郭老闆的“訂單”後,馬上和徒弟到胖鎮住下來,組織人力和物力,準備去二水口內大幹一番。
鄧鳳生首先與張山取得了聯絡,委託他幫忙找熟手盜挖大墓。
張山是胖鎮人,一個當地的小盜墓賊。
經常和徐么娃等人合夥盜掘一些容易挖的小墓,或掏一些別人挖過的崖墓,把剩餘的土貨清理出來。
由於很多墓都在紅薯地裡,他們把盜墓說成是“挖紅薯”。
張山認識幾個小盜墓賊,透過他聯絡,很快就找到四五個“挖紅薯”的人,都願意跟他一起“幹事業”。
鄧鳳生告訴張山,你的弟兄先在胖鎮等訊息。待我找到龍穴和大墓後,再通知你們去挖。
李叫花在胖鎮跟蹤鄧鳳生兩天後,突然不見了這夥人的蹤影,他判斷鄧鳳生等人一定去了二水口。
李叫花問了去二水口的山路,不到半天工夫趕到了“四川盆底”。
他按照智涵子的指點,找到組成“四川”兩字的九座山,爬到每座山上逐一尋找,沒有見到鄧鳳生等人。
李叫花改走水路,沿郪江兩岸去查詢。
他爬進幾個被盜的東漢空崖墓,墓室裡隨葬品大都被盜走一空。
可是墓室裡的圓雕、浮雕、線刻等裝飾雕刻和畫像雕刻,活靈活現地表現了墓主人生前的生活,或居住狀況的畫面,內容豐富,精彩紛呈。
特別是墓壁上“狗咬耗子”“騰空的舞者”“推門探望者”等浮雕人物畫像,生動傳神,他這個大老粗見了,也不禁嘖嘖稱奇。
李叫花在山上和江邊找了幾天,都沒有見到鄧鳳生等人的蹤跡,心想這些傢伙都跑到哪裡去了?
卻說鄧鳳生自從聽到“四川一群羊,二水口內藏”的童謠後,曾多次帶徒弟到二水口查詢龍穴,因此對其周圍的山水和龍脈比較瞭解。
師徒幾天尋查下來,初步找到了幾個比較大的地形龍格,可是還沒有最終確定龍穴的具體位置。
鄧鳳生對成都的郭老闆只是一面之交,心想先找出一箇中級的官墓。
挖出寶藏後,如郭老闆確實能給自己滿意的回報,然後才去挖侯級或王級的大墓。
鄧鳳生這次帶徒弟到二水口內偏僻的柴山村,他判斷村裡有一箇中級官墓。
三人先爬上一座他多次考察過的高山,在山頂四下觀望一陣後,再跟蹤龍脈從山上往山下走。
師父走到一個埡口邊停下來,坐在一塊大石頭上。
從身上掏出葉子菸,捲成筒插在菸嘴上,點燃火猛吸幾口,神態怡然自得。
大徒弟知道師父這一舉動,表明附近不遠處一定有龍穴,他要坐下來細細品味山水的樂趣。
大徒弟故意向小徒弟賣弄:
“么師弟,你看這前面的堂局和山水型式,我判斷這附近一定結有大龍穴。”
小師弟反問:“師兄,你這不是在糊弄我吧?須說出道理才能服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