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叫花走後,智涵子想起郭老闆說弄到了張獻忠的藏寶圖,不知是真是假。
可惜現在郭老闆已經死了,那張藏寶圖也斷了線索。
他決定去縣府裡翻閱縣誌,查詢有關張獻忠在四川和中江縣的歷史資料,以及川北的山丘河流情況,試圖破解童謠“四川一群羊,二水口內藏”的奧秘。
夏去秋來。一天智涵子從縣城回玄武觀,見前面一個藍衣道姑,頭戴逍遙巾,正向玄武觀走去。
智涵子快步趕上去打招呼,原來是妙音來看望自己。
智涵子大喜,陪師妹在玄武山玩了一天,次日又去凱江河邊遊玩。
在秋雨朦朧中,兩人見江裡有一老者頭戴斗笠,身披蓑衣,駕一葉小舟沿江而下,在靠岸的河灘邊停下來。
老者跳下船,手拿小鐵鍬,不時翻動石塊,像在苦苦尋找什麼東西。
妙音好奇,走近河灘邊問道:“老大爺,你在找什麼東西呀?是捉螃蟹嗎?”
老大爺聽她是外地口音,答道:“我找中江玄武石。”
“玄武石是什麼呀?”
“玄武石上有好看的山水、龜蛇和菊花紋等形狀和圖案,是達官貴人喜愛的玩物。
這種石頭只在玄武縣境內的凱江和東江河出現,所以叫玄武石。”
智涵子和妙音覺得有意思,走到老人跟前去看稀奇。
老大爺順手拿出一個石頭,智涵子雙手接過來仔細觀看。
玄武石上一朵朵白色或黑色的精緻菊花,被一個個的小格子隔開,形似烏龜背上的八卦影象。
妙音又問:“老大爺,這個石頭裡面的菊花,是怎麼長進去的?”
老大爺笑了笑,給二人講了一個流傳在玄武縣的美麗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玄武縣境內的凱江和東江河各有一個河妖,誰也不服誰。
於是互相鬥法,興風作浪,經常打翻來往船隻,洗劫房屋和農田,害苦了兩岸百姓。
魯班和妹妹決心幫助中江人民征服河妖,為民除害。
魯班見玄武縣城像一條船,決定在縣城南北各建一座塔,作為船的撐杆,保護船隻順利航行。
同時,南塔北塔又像插在船上的兩把寶劍,鎮住凱江和東江河的河妖。
妹妹好勝心強,要和哥哥比賽誰建的又快又好。
兩人說建就建,約定在明天雞叫前完工。
哥哥很快建好了北塔,見妹妹還在忙乎,便想捉弄妹妹,藏在樹叢中捏著鼻子裝了幾聲雞叫。
妹妹本來已建好了南塔,當時正值菊花盛開之時,她想在南塔上貼些菊花來增加美感,以此勝過哥哥的北塔。
她聽到雞叫後,情急之下,只好隨手把菊花瓣撒進河裡。
從此,中江河裡長滿了美麗的菊花石。
百姓口中至今還流傳著“中江縣城像條船,南北二塔是撐杆”的歌謠。
智涵子和妙音聽罷,對這種美麗的菊花石著了迷。
妙音對智涵子道:“挑兩塊菊花石,擺放到廖春雷的茶館裡,如何?”
智涵子道:“絕妙!”
兩人在老大爺裝滿玄武石的竹筐裡翻找,挑了兩塊適合做擺件的菊花石。
付了兩個銅元,高高興興地回到玄武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