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不敢隱瞞實情,立即將考察到的情況報告給總督趙爾巽。
原來的“摸金校尉”馬飛龍,已被趙爾豐調去康巴。
趙爾巽隨即任命鏢師薩福鼎任“摸金校尉”,令他帶兩百多個衛兵去石龍村。
“摸金校尉”隨渡邊去山上察看後,指揮衛兵把石龍和石虎附近的山坡圍起來,對外稱是修軍事設施。
在考古隊的指導下,衛兵用洛陽鏟到處打探孔,在石龍和石虎周圍挖了幾條探溝,日夜挖掘西王藏寶。
清兵在石龍和石虎附近挖掘了一個多月,用金屬探測器找到的東西,無非是一些金屬兵器和破爛的農用鐵器等,毫無實際價值。
趙爾巽見考古隊折騰了這麼久,還挖不到財寶,怪罪下來,要懲罰薩福鼎和渡邊等人。
卻說李叫花在青城山追蹤考古隊,突然不見了他們的蹤影。向村民打聽,被告知考古隊已回了成都。
李叫花立即趕回成都,在錦江邊打聽了幾天。
聽到有人傳說,在彭山雙江鎮附近,有漁民從江中打撈出了幾個“木鞘”,裡面裝有大西王的銀錠。
李叫花斷定,考古隊一定會到雙江鎮去考察“木鞘”和大西王銀錠。
他從望江碼頭坐船,到雙江鎮碼頭上岸後,到處打聽日本考古隊的下落。
當地人告訴他,日本考古隊和官兵,正在彭祖山上修建軍事設施。
李叫花心想,他們哪裡是在修軍事設施,分明是在山上挖寶。於是他爬上後山,去暗中監視考古隊的一舉一動。
李叫花聽到有村民在悄悄議論,考古隊在山上發現了石龍和石虎。
李叫花聽後十分興奮,認定張獻忠藏寶就在石龍和石虎附近。
他拿出身上珍藏的半張藏寶圖,在山上進行比對,企圖搶先找到藏寶地點。
李叫花在山上來回找了幾天,無法確定哪裡是圖上暗示的藏寶地點。
他注意觀察考古隊,看見官兵每天在石龍和石虎附近的山坡上打洛陽鏟,挖探溝,忙忙碌碌,卻沒有多少收穫。
李叫花走到後山一個石洞門口,拿出藏寶圖仔細分析研究。由於只有半張圖,地形和圖案總是對不上。
李叫花在洞口坐了一陣,準備起身離開。
突然看見洞裡靠石牆的地方,塑有一尊張獻忠的站立像,塑像下面還有未燃盡的香蠟和紙錢灰燼。
李叫花忙走過去,在塑像前磕頭作揖膜拜。
重陽節後,九月十八日是張獻忠的生日。李叫花去鎮上買了燒酒、燒雞、香蠟和紙錢,帶到山洞裡給大西王慶生。
李叫花點燃香蠟和紙錢,一邊磕頭作揖,一邊口中唸唸有詞。
請大西王指點我,儘快尋找到您老人家埋藏的財寶,以便資助反清大業,趕走滿清韃子,為大西王報仇雪恨。
剛祭拜完畢,起身準備離開。
突然一個人走進來,從籃子裡拿出滷菜、燒酒,點燃香蠟和紙錢,對大西王塑像俯首跪拜。
李叫花一看,此人有點像好友劉自強。
洞裡光線較暗,李叫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再定睛細看,正是劉自強。
李叫花吃了一驚,又滿腹懷疑,罵一聲:“劉自強,你龜兒子到這裡來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