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開展罷工、罷課和罷市運動的第二天,清廷擔心四川發生事變,便以宣統皇帝的名義急向趙爾豐下了一道聖旨:
“此次該省激動情形,有無土匪從中煽惑?著趙爾豐確切查明,嚴行彈壓,毋任再生事端。”
趙爾豐急令田武魁派出巡防軍,在成都主要大街的十字路口,以及各國領事署和教堂駐紮和彈壓。
清兵有的背槍,有的拿大刀,腳穿皮靴在大街上跑來跑去,隨時盤查可疑人員。
看官,皇帝為何不直接下聖旨,而是以“皇帝名義”下聖旨?
因為當時宣統皇帝僅有六歲,還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只能由他的父親攝政王載灃,以宣統皇帝的名義下聖旨。
卻說楊萬里見趙爾豐派出官員和士兵,到大街上彈壓保路運動,心裡很著急,害怕將保路烈火撲滅。
他叫來林梅山,與王淑娟等人商議對策。
林梅山腦子很靈活,他說光緒皇帝是支援鐵路商辦的。他去世才兩年多,我們何不用光緒的靈牌,來壓一壓這些官員和士兵?
於是,三人發動群眾到一些大街上,搭起高高的“先皇臺”。
上面安放起光緒神牌,在神牌的兩邊寫上光緒皇帝關於鐵路商辦的批語。右邊是“庶政公諸輿論”,左邊是“鐵路準歸商辦”。
“先皇臺”旁邊掛起神帳和布帷,貼上黃色紙條“文官下轎,武官下馬”。
神牌下面點燃香蠟,煙霧繚繞。
無論大小官員經過“先皇臺”前,都必須下馬步行,前去焚香磕頭,祭拜光緒皇帝,因為誰也不敢對先皇不敬。
那天,打金街正在搭“先皇臺”,有個官員乘坐轎子,飛快跑過來。
一群人上去攔住轎子,喝令官員下轎祭拜光緒神牌。
那官員在轎子裡哀求:“你們到處供起先皇帝,我豈能處處下轎祭拜?”
眾人高喊:“這個龜兒子,對先皇不忠不敬!快把他拉出轎子,痛打一頓!”
官員嚇得跳下轎子逃跑了。
又一天,成都有個史縣令乘轎子去官衙,一群人上去攔停轎子。
責罵道:“對先皇不忠不敬的狗官,你沒有看見先帝的神牌嗎?為啥子不下轎祭拜先皇?”
史縣令只得下轎去跪拜。
大街上,到處都有“先皇臺”和“德宗景皇帝神位”。史縣令一路跪,一路拜,累得氣喘吁吁。
到官衙時,兩隻膝蓋上都跪脫了一層皮,兩條腿腫起來,痛的鑽心,卻又敢怒不敢言。
別的官員聽說了,都嚇得不敢出門。
成都罷工、罷課和罷市進行了十來天,全城的商鋪和市場關門閉戶,生活物資極度稀缺,正常生活難以為繼。
股民們都以大局為重,咬牙渡過難關,想迫使清政府作出讓步。
可是,頑固的清政府不顧四川人民的死活,一意孤行,嚴厲申斥四川官員軟弱。嚴令趙爾豐切實彈壓,必要時實行武力鎮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