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爭相看畫,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畫上水漬逐漸乾透,鍾馗捉鬼圖自然慢慢變淡,最終消隱不見。見此情形,大家在驚歎之餘,自然紛紛開口催促起來。
“重新潑水呀,我們還沒看夠呢。”
“你們是沒看夠,我們卻是還沒看見……”
在紛紛擾擾之中,場面自然格外熱鬧,氣氛要比昨天還熱烈。主要的原因,卻是由於枯木逢春瓶神奇是神奇了,卻缺乏了比較直觀的感受。
但是鍾馗捉鬼圖卻是不同,本身是出自名人之手,而且更具備了極高的觀賞性,大家的反響自然更加熱烈。與此同時,也有不少人知機向錢老表示祝賀,有兩件東西坐鎮,博物館不用擔憂客源的問題了。
“你們祝賀太早。”
適時,周老卻笑道:“今天還是開胃小菜,真正的大餐還在後頭。”
“什麼,還有更好的東西?”
一些人一聽,頓時眼睛一亮,透出驚喜好奇之色,忍不住探問起來。
“佛曰,不可說。”周老擺明了要吊人胃口,一臉神秘的笑容:“想要知道是什麼東西也簡單,明天繼續過來觀賞就行了。”
“唉。”
聽到這話,許多人不滿嘆氣,卻已經開始琢磨著明天再來一趟。
當然,有些人等不到明天,聽說博物館有神奇隱畫出現,而且還是吳道子的真跡,一時之間紛紛在四面八方湧來。
看到水洩不通的人流,王觀等人倒是笑得十分開心。卻苦了一幫保安。努力的維持秩序,沒過多久就已經開始汗流浹背了。
“裡面是什麼情況?”
與此同時,在博物的外面看到裡頭人頭攢動,不明真相群眾驚呆了。
“在舉行什麼聚會嗎?”
“這是博物館,能有什麼聚會,我看應該是在抽獎,有獎競猜什麼的……”
發現許多人湧進博物館,一些好奇心旺盛的人也忍不住隨大流。反正門票也不貴,也隨手掏錢買票進去看個究竟。進去之後。發現事情不是自己所想象中的那樣,但是看過鍾馗捉鬼圖之後,卻覺得沒白花冤枉錢。
所謂金碑銀碑不如人的口碑,相比電話上、電線杆上的小廣告,大家更願意相信親朋好友的話。聽說希夷博物館有這樣神奇的東西。立馬引起許多人的關注。
人呀,各有自己的朋友圈子。聽到朋友在談論這件事情,自己卻全然不知,為了不讓自己落伍,自然有人打算過去看一看。
另外也有一些聰明人,考慮到第一天展出枯木逢春瓶,第二天展出鍾馗捉鬼圖。那麼第三天或許還有別的什麼好東西。
就是這樣,博物館在吸引新的客源之時,也有許多回頭客。所以在第三天清早,特別是臨近中午之時。博物館中已經變得十分熱鬧。
當然,大部分人在參觀遊覽的同時,也不時關注大堂展廳的情況。然而已經到中午了,正主沒有出現。一些人卻發現了有許多文化學者登場。
京津兩地,屬於全國文化中心。相對來說。文化學者的數量與質量,肯定不是其他地方能夠比擬的。沒有辦法,行政中心嘛,本身就有天然優勢,極具吸引力。
不過就是由於接觸多了,大家對於文化名人也比較熟悉。起碼比較臉熟,一看就知道是哪方面的文化名人。
“紅學會的。”
此時,有人驚訝道:“紅學會的人過來做什麼?難道是舉行了什麼活動,所以組織過來參觀學習?或許是館長的朋友,現在過來捧場助威的……”
迷惑歸迷惑,大家最多是好奇多看了兩眼,也沒有什麼動靜。畢竟這些人是傳統的文化名人,不是現代的偶像文化名人,不至於有人衝上去求籤名合照。再說了,喜歡古玩的人,多少也有幾分素養。心態比較平和,也沒有什麼崇拜名人的心思。
大家都是人,哪怕你比較出名,比較成功,最多讓人敬佩,不至於崇拜。思想成熟的人,一般情況下,已經缺失了崇拜的情感。這是好事,或許也是壞事。畢竟沒人可以崇拜,說明心思已經變得複雜,不再激情、純粹。
要知道在人生的最初階段,最崇拜的人應該是父親,但是長大之後,崇敬之情卻淡了,甚至於完全沒有絲毫敬意,這未嘗不是一種悲哀。
“劉兄,你也來了。”
“金兄好,你也來了。”
一幫紅學家來了以後,畢竟都是吃這口飯的,相互之間自然常有聯絡。抵達博物館之後,相互打了個照面,就紛紛問候起來。看情形應該是單獨受到邀請過來,並不是聯袂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