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章 沙迦老師的回信

沙迦,來信已閱。讀你一路走來歷程,吾心甚慰。你之當下,已可稱為法師而無愧矣。

為師於《圍棋九品》,略有所得,今述於你聽。

守拙、若愚、鬥力、小巧、用智、通幽、具體、坐照、入神,方天小友所述此圍棋九品,自始至終,一脈相承。

守拙者,最初之起步。

為師一生經歷不一,閱人甚多,當然,感悟亦甚多。惟此種之感悟,縱親如師徒,亦難以述於你聽。

非為師不述,是為師縱述之再詳,你之閱去,也是無半點益處。蓋一人之所感所悟,得因於人事。若離於人事,別人之言語,不過只是言語而已,少則虛而不實,多則繁而蕪亂,終無切當處。

是以惟待你有所悟,為師方能於你之所悟處,略加點撥。

為師一身出入處,周圍者,十之七八,皆是英才。而種種類類英才,能入為師之目者,卻是不多。蓋大凡英才,大抵都有一病,此一病,即是“傲”。

有此傲字加身,此一人,不論如何卓越,已無足觀矣。

人之一生,始成於虛,終沒於傲。當傲字置頭,便無廣闊之星空入眼,縱群星燦爛,其人亦難得見。於是日益偏狹,不知所以。

此等之輩,天予其人十分,其人能用一二,已是殊為難得了。

沙迦,你之日後若遇此等人,不論其成就如何,皆可一律無視之。為師深信,不論此等人當下如何,是法師,或是大法師,甚或更高,你之日後,都可一一超越之。

若愚者。起步之後緒。

你以定靜之心解若愚之法,為師甚贊之。法師者,法於天地,法於自身。然天地悠悠。亙古長存,而人事倉促,變幻不定,世世有改,代代有變。如此。則我輩如何方能縱橫出入於兩者之間?

古之法師,能明白此境者,其此後之行為大抵有二:一則注心於天地,而離於世間;一則投身於世間,而離於天地。此二者利弊皆有之,沙迦,你可與此處深思之。

然此二行,不論哪一種,其人皆需有定靜之心。

有定靜之心,方能從容進修。有定靜之心。方能超世拔俗,在世而不困於世。有定靜之心,方能遊心天地,接壤天地而不淹沒於天地。

鬥力者,守拙若愚之後續。

你言,守拙者,終是起步。若愚者,終是蟄伏。鬥力者,方是躍升臺上。

此言,既對。也是不對。

為師觀此圍棋九品,恰如法師之學徒九階,三三相因,一脈相承。是以鬥力者。不應於守拙與若愚外,有大改變。然則何為鬥力?

守拙者,虛己納物,不自是,不自彰。

若愚者,承一抱一。任世事紛紜變幻,而我持定靜之心,只是埋頭默行己路。

鬥力者,便是草生於原上,樹長於林中,與它草它樹,有所接壤。守拙若愚,是持心於自身。鬥力,方是持心於天地外物。正是,守拙以持身,若愚以行路。路遇不平,則撥劍斬,或進或退,因勢而擇,此即是鬥力。

守拙、若愚、鬥力,有此三者,則對內對外,皆有所交待也。

有此三者,則身為修者,內無惑,外無昧,可以登於堂奧,也即你所言之法師之心也。

是法師者未必有此心,有此心者他日必定為法師。沙迦,於此處,你亦宜細參之。有朝一日,於你更進他階,當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