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飲食,食物的本身是一方面,進食的環境則是另一方面。
端著大碗蹲著或者倚靠著門框什麼的吃,是一種吃法;坐在建築高檔裝飾豪華或者幽雅的房間中吃,是一種吃法。一個人獨自吃是一種吃法,一夥人邀朋掇友地吃,又是一種吃法。
不同的吃法,不同的感覺,哪怕吃的都是同一種東西。
哪一種吃法更好?那是沒有結論的。前世時,方天見識過不少愛好各異的美食愛好者,什麼身家億萬的大老闆偏愛大排檔,那不過是司空見慣,連讓人吃驚都談不上,更別說什麼奇葩了。
天南地北有種種味,地北天南有種種人。
此時,坐在清整過的紅土地上,腳下,是溼潤的泥土,空氣中,是松林的味道,偶爾風過,隱約的溼氣伴著絕不隱約的烹飪香氣襲入鼻中,原始山林的氣息,便以這樣一種清新與濃郁交纏的方式,與眾人作著會面。
不過在場眾人中,有閒心有感慨來感受著這些的,估計也就是方天一個人吧。
這一刻,方天很輕鬆,很舒適。
這輕鬆這舒適不是因為弄出了美食,也不是因為弄出的美食得到了眾人的喜愛與捧場,而是就在這個美食進行式中,他初步體會到了“身在物中,心在物外”的意趣。
這是不是意味著他的美食愛好者的級別提升了呢?
或許吧。
但更多的,還是前世今生的融合,給他開闢了一片天空,為他創造了一種凌駕,讓他得以用超越時代的眼光,來俯瞰整個人類的演變歷程。然後,當這種超越時代的眼光觀照到他自己身上的時候,讓他擁有了一種無以言表的獲得。
這種獲得,暫時其效還不顯,但是方天隱隱覺得。在以後的道路上,他會因此,受益匪淺,並且。從中汲取到越來越豐厚的力量。
大塊朵頤之後,這一天外出野炊的主題開始了,那就是蚊香大作戰。
在方天原來的那個世界,驅蚊避蚊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
一開始,人們認為“蚊性惡煙”。也就是怕煙燻,於是最原始的蚊香便誕生了,那就是用碎木料磨成渣,也就是鋸屑,粘合起來,或者再加一些其它的藥物什麼的,放在屋子裡點燃,於是,片刻後,整個一屋子濃煙滾滾。妖氣瀰漫……
據說市民們“為之踴躍,爭相購買”。
其實就是到了方天來的時候,市面出售的用以點燃的那種蚊香也沒擺脫這個窠臼,還是以“鋸屑”為載體。只不過那時,不是以煙趨蚊了,而是換成了以氣味趨蚊殺蚊的什麼除蟲菊酯之類的玩意兒。
實話實說,那真是一種坑爹的玩意兒,什麼叫“殺敵八百,自損一千”?那就是了。
只不過蚊子小,會被毒死。而人相對來說比較龐大,一時半會的毒不死而已。但一夜過後,人體因此而受到損害多少,那真是誰也說不清的事。反正商家是不會理這些事兒的。
相比起將蚊子驅殺,人們還有另一種手段,那就是將蚊子隔離。
這種手段的最基本最原始的方法,那就是使用蚊帳了,也就是用布圍成一個空間,把蚊子給隔離在外。
古代的蚊帳。其實也是坑爹貨。布做的那些且不說,就是紗制的,也是無法做到怎麼透氣的。於是可想而知的,人睡在裡面,又熱又悶,和包子進了蒸籠沒什麼兩樣,一夜過後,沒被蒸熟也差不多了。
到了後世,輕薄透明且通風的蚊帳發明出來後,這一狀況才得以改善。
但是使用蚊帳,仍然不是什麼上佳的辦法。
隨著房屋建築的改進,人們擁有了另外一種隔離蚊子的手段,那就是使用紗門紗窗,將整個屋子內部打造成一個無蚊區。
隔離範圍的擴大,帶來的是舒適自由度的擴大。
在原來的那個世界,未來的某一天,人們會不會發展出一種更好的手段,將整個人類居住區域的蚊子,都全數隔離在外呢?
方天相信會的。
隨著時代的進展,隨著各種新技術新發明的不斷湧現,遲早會有那麼一天的。
不過當然,和他是無關了。
這時,他還是乖乖地製取土蚊香,為自己謀取一點福利吧,還是那句話,想象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滴……
其實所謂土蚊香,只用艾草點燃就可以了。
但既然有條件,自然不妨製得更好一些,反正也不費什麼事。在艾葉研成的細末中,加入少量的茶葉末、松香末以及其它幾味藥材的粉末,就是方天知道的一種土蚊香配方了。
方天仍然把任務分配給小傢伙們,在找取了一株艾草作為樣本給他們看過之後,這一群小布丁就漫山遍野地,開始活動開了……
一下午的時間,成果累累,採拔來的艾草,足夠裝滿大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