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零九章 北冥與南冥,生命之樹

這麼一種神奇的能力,為什麼要拋棄?

因為生命有了更高的追求。——要凝聚起生命中的所有,創造出璀璨的輝煌。

意識分散於全身各處,處處皆有,然後處處皆虛,處處皆弱。與其以這樣一種方式渾渾噩噩、濛濛昧昧地活著,不如凝處處為一點,化虛弱為堅強,然後在這種由收縮和放棄所帶來的凝聚和堅強中,點燃起生命的靈光。

靈光起,耀世界。

新的生命,就此誕生。

自此,與那種神奇的能力告別,也自此,走向新的道路。

這是方才的那片刻之間,方天感悟到的東西,或者也可以說,是識海中的那棵大樹讓他領悟到的東西。

但是現在,方天已經知道這識海為何物,這識海中的大樹為何物。

萬千精神的河道彙集,形成了腦海,形成了意識的活動中心。

前世的《莊子》中有一篇文章叫《逍遙遊》,而在這篇《逍遙遊》中有句話說:“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

又有俗話說,“淺水養不了大魚。”

其實說的都是同一個意思。

這《逍遙遊》實在是一篇很神奇的文章,尤其是在現在的方天看來。經過了剛才識海中那片刻時間的奇妙感受,一下子領悟或者說想通了許多東西的方天,再回首起這篇《逍遙遊》來,心中的驚奇,簡直難以言喻。

方天不知道莊子當初純是靠想象寫就的這篇文章,還是有什麼依憑。

但在現在的他看來,這篇文章所述,與他之前的領悟,簡直有一種深入到骨子裡的契合。

《逍遙遊》說的是什麼?

其實就一句話,說是在一個叫“北冥”的地方有一隻名叫“鯤”的魚,很大很大的魚。這個魚的目標是昇華,要化而為鳥,飛到一個叫“南冥”的地方去。這個行程,就是走向“逍遙”的行程。

全篇要講的其實就是這個。

其它那些亂七八糟的鋪排。都是擴充套件,都是補充,用方天前世時流行的話來說,也就是灌水。由此也可知,灌水實是華夏民族古老相傳的傳統。源遠流長。

水是生命之源,華夏文明就誕生於黃河流域。

哦,言歸正傳。

什麼是“北冥”,什麼是“南冥”?

華夏文明在很久以前,就有“上北下南”的說法,這個很久之前到底有多久呢?——至少是比莊子的年代更久。因此,也可以說,北就是上,南就是下,“北冥”就是上冥。“南冥”就是下冥。

那麼,“冥”又是什麼呢?

冥是昏暗,也可以引申出深沉、不可知等。

如果放在身體之中,“北冥”,就是腦海,而“南冥”,就是小腹,裡叫丹田,中醫裡叫氣海,是人體氣血匯聚的地方。

那麼。現在,奇妙的東西來了。

腦海,是精神匯聚的地方,是意識集中的地方。

現在。意識海中的魚,要昇華,要化為鳥,飛到小腹那裡去。不是朝上面飛,而是朝下面飛,下潛。

潛到那裡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