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葡萄酒,方天理所當然地跟著想起了葡萄。
再一搜尋,果然,種種野葡萄山葡萄數量相當不少。不過不管是結實的還是沒結實的,也必然都是很小粒的那種。——野生的果實類大多這樣。
在需要與其它種種植株競爭的生態環境中,傳播並非第一要務,生存才是。
所以孔孟才說,食色性也。這“食色”兩字萬萬不能顛倒,只有吃飽了,不用為吃飯發愁了,才會有興致去尋思著XXOO什麼的。
你要是個搬磚的,又或者是碼頭上扛包的,天天累死累活,一天勞作結束後,往往累到腰都直不起來,那個時候你就會知道,除了為生存而奮鬥之外,其它種種,都是浮雲。
不單人類世界是這樣,整個生物界,都是這樣。
不過,話說回來,這些果實雖然很小,但是其滋味相比前世人工培植的那些,卻是很濃烈的。
這種濃烈並非全然是好事,前世許多人雖然經常埋怨那些大棚類栽植的東西“沒有味”,但若真把這些野生的東西送給他們吃,果實太小長得歪瓜劣棗吃得不爽快倒是其次,就說那些果實的味道,會很衝擊味蕾的。
這裡的“衝擊”可不是形容詞,而是真的衝擊。
也就是說,會對味蕾造成一定破壞的。
不過也還是那話,“天生我材必有用”。果實太小,吃起來不爽,但是“喝”起來,卻是很好的。
將這些果實收集起來,蘊釀、發酵,然後再經過歲月的沉澱……
有些東西經過歲月的沉澱會變成渣,反之,有些東西經過歲月的沉澱則會變成精華。
或許這整個世界上也只有兩種東西,一種是渣,一種是精華。如果你既不是渣。也不是精華,那大抵意味著,你還沒有找到那條通向精華的路。
那麼,在歲月沒有把你變成渣之前。抓緊時間,趕緊找到那條可以讓你走向精華的路吧。身為大樹,就活出大樹的風華,身為小草,就活出小草的驕傲。
一念至此。方天的心思,忽地轉向幽沉。
然後,就這麼突然地,進入了那不可名說的空寂離塵之境。
那種狀態,這些天裡,方天已經進入好多次了,但是這一次,卻又有些不同。之前的那些次,他是萬念皆忘,獨有氣血在身中湧動。而這一次,氣血湧動如故,意念,卻如點點繁星閃爍於夜空。
一如感應中,那億億萬萬的光點。
那是屬於生命的光華。
大的,是參天古樹,更大的,是一片片的茂密叢林,小的,是荒原野嶺上長的稀疏的那些樹。更小的,則是灌木野草之類。
然後,在這些大大小小的靜態光點之中,更有億億萬萬光點。在或停或動。
那是生存於這方天地中的大小動物生命。
真真確確的,哪怕就是一棵再不起眼的小草,也在這漫天籠罩的元素世界中,撐起了獨屬於自己的光華。
那是生命的證明。
那更是生命的驕傲。——因為,哪怕是一棵小草,也在“開天闢地”。
開著自己的天。闢著自己的地,綻放著自己的光華。
哪怕永世困守於荒野,哪怕永世沒沒於無聞,但是它們對於天地的抗爭,從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