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八十七章 文明脈絡,十六支小簡

當人類發明文字以後,要把這文字寫下來,必然需要一個載體。

最原始的載體,當然就是大地。據說連大猩猩都有拿石頭、樹枝什麼的在地上“創作”的愛好。作為承載著一切生靈的存在,大地默默地承載著人類最早的書寫和記錄。

黃土地、黑土地、紅土地、沙土地、石板地、大理石、玄武岩……

這林林總總的所有屬於“大地”的物事上,必是曾經承載過人類太多太多的記錄。

但這種載體,最原始,卻也最笨拙,最不方便。

生活在這方大地上,就是“神”,也不可能把這大地拿起來,背在背上,抱在懷裡,或者揣在口袋裡,四處攜帶。因此,在這個基礎上,“便於攜帶”的記錄載體,必然應需求而誕生。

於是,從大地上取下來的石板,從大地作物中取製成的竹簡,從大地作物中取製成的草片,從大地作物中取製成的羊皮,就這樣誕生了。

這是繼最原始的“大地”之後,第二代的記錄載體。

既然從笨拙到輕便的第一步已經踏出了,那麼接下來的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必然也會慢慢地隨之而來。

因此,接下來,一種名為“紙”的第三代記錄載體,也就誕生了。

從草紙,到精紙,從軟紙,到硬紙,從黃紙,到白紙,再到赤橙黃綠青藍紫紙,各式各樣的紙,這第三代記錄載體的豐富性與靈活性,遠超第一二代。

而在前世方天來的那個時代,第四代記錄載體,也已經孕育而出,而其應用活性,又遠超第三代。

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的這一個分支,此時,在方天的意識中依次展開:

第一代。直接依託著大地。

第二代,取之於地,擷取、利用大地上各種適合的天然作物,初步進入“造物”或者說“創造”的領域。

第三代。在大地天然作物的基礎上,人類進一步發揮“造物”的本領,完全根據自身的需求,創造出適用的物件。而隨著創造的進展,人類也獲得了越來越大的自由。

這是文字記錄載體的變遷。

其它的。屬於人類的一切文明創造,是否也同樣地遵循著這樣的一條脈絡呢?——

應需求而誕生,這是起源。

因地制宜,因材施料,這是發展。(在這一過程中,不同的文明,因著地域環境的不同,形成各自不同的風貌。)

突破“地”與“材”的限制,人類透過種種手段,“無中生有”。造出“理想化”的物件。(這理想化的物件,跨越地域,跨越文明。不同文明的差異被消解,進入“大一統”時代。)

這或可稱之為人類文明發展創造的三步曲?

由打算造紙而衍生出的這一段思緒,在方天意識中流淌。隨之,方天透過人類衣物、飲食、房居等專案,來印證著這個“三步曲”,而在印證的過程中,許多脈絡,豁然分明。

前後只是彈指間。方天卻彷彿於不經意中隨手攤開了一幅鴻篇鉅製的浩瀚畫卷,而這畫卷的名字,就叫做《文明》。

當此時,小loli卻正展開兩隻手指。做著一個剪刀的動作,對方天道:“哥哥,我要兩個獎勵!”

“哥哥,你要給我寫好多好多竹片。”

“哥哥,你再帶我到天上去玩,好不好?我吹竹子給你聽!”

方天微笑。然後當然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