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初升,楓林外,竹林山。
小loli正在竹林山的東側山坡上,東向而立,專心一致地練習著法術。
朝陽灑下柔和而又清亮的光輝,打在她的小臉上,一種沉靜安然而又英氣勃勃的神態,於中流宕。
那種沉靜,那種安然,其實與年齡無關,而是修行與專注所帶來的特有氣質。
方天教給她的用竹笛操控四系元素的方法,被她弄出了新的玩法,其實也是熟能生巧。
只見一支竹笛在她身週一到三四五米的方圓內如騰龍游鳳般地飛躍變化著,隨著速度的快慢以及角度的參差,種種不同的聲色便從中響逸而出。
那聲色,高高低低,曲曲折折,如水過清溪,如風吹竹葉,雖稱不上“扣人心絃”,但也甚可一聽。
又偶爾,那竹笛疾飛而出,如利劍穿刺,如匹練橫卷,遠離她身側十數米外。那聲色便陡然轉調,拉長拉高,像是緩水的小溪水位忽然下落,因落差而形成瀑布,又像是竹林中本是清風吹拂著,突然間,那風變得狂暴了起來,一根又一根的勁竹被掀離地面,拋飛而起。
話說,這個地方,現在已經成了小loli修煉的專用地點。竹林外鍛鍊法術,竹林邊閒坐冥想,竹林內玩玩鞦韆又或滑滑冰,這幾乎是她白天許多時候的“三點一線”。
剛來楓林的時候,方天就曾感嘆過小loli鍛鍊法術的勤奮。
這麼長時間下來了,方天更是親見著,這小丫頭的冥想及法術鍛鍊,真心是風雨無阻,一日不斷。
不過話又說回來,真若有風有雨,對魔法學徒的鍛鍊而言,不但不是阻礙,反而是很好的調劑。——這麼說來。“風雨無阻”這個詞,是不能用來形容魔法師修行勤奮的了。
方天晉入法師後不久,之前入駐楓林大院的九城來賓,包括南海十三等。就統一被其家族召了回去,也不知是基於這個世界的什麼規矩。
小loli於是便形單影隻起來。
雖然知道她早先在巨巖城的時候可能就沒什麼伴,不過許多時候,看著她一個人鍛鍊著法術,一個人玩著鞦韆。一個人於溪中冰面獨舞,“自歌自舞自逍遙”著,也看不出什麼孤寂的樣子,但是方天仍是心生憐惜。
到底還只是一個小女孩啊。
這也是方天現在決定把紙造出來的原因之一。
給她找幾個伴,那是力有不逮的,但是讓她多培養一些愛好和耍樂,對方天來說,卻是很容易。
方天在竹林中漫步。
他既不是想滑冰,也不是想盪鞦韆,當然更不是想挖竹筍。哦,離挖竹筍很近了……不,其實就是挖竹筍!
竹簡,是紙的前身,但其實,把竹簡的纖維質打散,再重新組合,也就是紙了。
竹子,向來就是造紙的主要原料之一。
方天第一步只是為做下試驗,大抵熟絡一下造紙的幾個過程。而試驗的材料,便瞄向了竹子——嫩竹——竹筍。
沒錯,就是竹筍。
竹筍中的纖維介於成型與未成型之間,或者說。正在成長之中,有嫩的,有老的,用來試驗造紙,那是再好不過。
方天前世涉獵雖廣,對造紙的幾個過程也略有所知。但到底沒做過紙。
別說做紙了,就連造紙作坊,方天都沒參觀過。不像陶瓷,方天前世可是可以勉強稱為是一個“陶瓷學徒”的,雖然制器水平,也就是九流開外。
是以,不用想也知道,想一下子就把心目中較為理想的紙造出來,那是絕對沒門的。
這也無妨,慢慢試驗著就好。
總的造紙過程,不過就是那麼幾步。而且,工藝原理,也是明擺著的。——這一點,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