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在巨巖城城令府的這場歡迎筵,就這般,在方天的淡然、小loli的歡快、伯倫的驚喜與不可置信以及沙迦的鬱悶和吐血中過去了。
不過,這只是小意思啦。
筵席之後,小loli被她的阿大放在肩膀上拖走了,方天與沙迦則對坐於城令府的庭院中,品茗賞月。
哦,沒有月,月亮還遠沒到升起來的時間。
縱然這兩天是雨季之閒,難得的沒下雨,但若想見到月亮,還是要等到夜半時分。
天上雲朵較少,但水氣很多。
這些水氣,至多再過一二天,就又會化作漫天的烏雲,導致再一次猛烈的降雨。
方天慢慢發現,這天氣的變化,居然也是遵從著“陰陽之道”的。
在從一個季節向另一個季節變化的過程中,縱然總體的趨勢是越來越冷,或者越來越熱,但在這個大的局面之下,其小的局面,卻總是陰幾天,陽幾天,像是輪流上崗一般,交換著來。
今天烈陽高照,天氣極端晴好,那麼明天不用說,不是雨,就是風,又要麼天氣陰沉沉的,讓人提不起興致。
反之也是一樣。
總之,是波浪形向前推進,每當發展到浪頭或者浪底的時候,第二天的天氣就開始觸線反彈。
諸如此類,生活中,方方面面,點點滴滴,越來越多的“陰陽之道”的發現,讓方天對於前世今生許多事情的認識都在加深或改變。
就如這天氣,方天發現,這天氣的變化模型,完全可以直接套用在前世華夏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而只需簡直地修改一下引數就可。
這個發現,其實讓方天既高興又鬱悶。
高興,自然是因為對許多東西的認識都在加深,修行自然也會在這個基礎上更穩更健、更上更高。
鬱悶,卻是發現。所謂“人的意志”,呵呵……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志,但當所有人的意志集合到一起,所形成的總的意志。其所決定的人類發展軌跡,卻是那般的“自然”,好像被這天這地早就給設定好了一般。
而人類只是按照那早已設定好的劇本在演戲。
然後演到某個時候,導演出來大喊一聲,CUT!
——是不是像“夢”中那位那樣的存在。一眼就可以看透這個世界千年、萬年甚至百萬年的未來?
話說當下。
兩人品的茗,卻還是沙迦當初從紅石鎮帶過來的那些。
這茶,現在再喝起來,方天就覺得很粗劣了,不過在這種事情上,不論前世還是今生,方天從來就不是一個講究的人,所以照樣啜了個不亦樂乎。
啜茶罷,閒談始。
“前輩,不知老大人可在城中?晚輩理當拜見一下。”方天道。
所謂老大人。自然指的是沙迦的老師了,以方天和沙迦的關係,來到巨巖城後,於情於理,自是應該拜見的。
當然,方天說這話,卻是知道那位老大人必然不在巨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