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七十五章 紅石鎮上下各階層分析

前世時的明朝,有個人叫王陽明,那個睡棺材的王陽明,那個據說是練氣士兼武林高手的王陽明。

王陽明有過一段話。

那是在一次遊山玩水的過程中誕生的。

一個朋友指著巖中的花樹問老王:“你說過,天下無心外之物。但是同學你看,這樣的一棵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有你,它也開,無你,它也開。有你,它也落,無你,它也落。你說,此花樹,於你我之心,有何相關?”

老王回答道:“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這是王陽明的話。

更早的時候,還有一個人也說過類似的話。

那是唐朝時候,那個說過“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禪宗六祖慧能,路過廣州法性寺的時候,正值寺中法師講經,然後,有風吹幡動。

兩個僧人爭論起來:那是風在動呢還是幡在動?一個說是風動,一個說是幡動。

打醬油路過的慧能忍不住了,進來插了一句:“既非風動,也非幡動,而是你們的心在動。”

這句話與王陽明的那句話看上去風牛馬不相及,但是其實,它們內裡的核心,一脈相承。

方天前世時的中學課本慧眼獨具,一眼就看出了它們的同根同源:“這是典型的唯心主義世界觀。”

但在此時的方天看來,這與其說是世界觀,不如說是人生觀。

什麼樣的人生觀呢?

就是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因著人而存在。

人,是這個世界的核心。

從客觀來講,宇宙在演化著,所謂“人”的這種生物,不過是演化過程中的一環,既不是最初始的那一環,也必定不是最終極的那一環。

所以。把人認為是世界的核心,自然是唯心,自然是唯我。

但是,如果沒有人。那麼這個世界的一切,不管它怎麼演化,又有誰會去關注呢?又有誰會去關心呢?又或者說,和我們“人”,有什麼關係呢?

因此。站在人的立場,站在人類社會的立場,這世間萬物,不過都是資源。

由人這種東西來認識、開發、運轉和利用的資源。

作為城主,方天的眼中,便也只有人。

人,才是他所認為的大勢所在。

只要他抓住了人,至於什麼三城二十八鎮的,誰會去關心?從源頭上來說,不也正因為這麼多的修者在紅石鎮的集聚。才有著帝國方面在此開闢一城的基礎嗎?

方天笑的是,那些做著手腳的人,卻看不到這一點。

這憑這一點,方天就可以斷定,那些人,就算層次再高,也是有限。

人有種種,各各不同。

方天此時想著前世某大BOSS的那份社會各階層分析,然後把它的那個框子,往紅石鎮上下各色人等頭上套。

第一個套著的。自然是魔法師。

作為這個世界的最高戰力,他們的存在,決定著這個世界的核心格局。

魔法師中,卻也分著兩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