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四十九章 通告,回信

方天的預感是正確的。

被他假定為硝酸鈉鉀的東西,確實無法透過加熱再冷卻的方法從氯化鈉中析出,或者說,理論上可以,但實際上不行。——他足足重複了七八遍加熱冷卻的步驟,才勉強將這種東西析出個七七八八。

實驗可以這麼來,實際生產中顯然不行。

別說七八遍了,就是三四遍,都會冗雜繁重得不像話。

暫時放過這份樣本,方天將視線投向最後兩份樣本,而小半刻之後,結論得出,這最後的兩份,和之前的這一份,大同小異。

五個鹽湖,三個有毒,一個不鹹,一個產量低。

這後兩個不需要多考慮,前三個麼……

方天想了想,還是決定把這個問題丟擲去,讓那些一線的操作人員,也就是一輩子甚至是祖祖輩輩都和鹽打交道的鹽工來試一試,儘管他們連氯化鈉是什麼都不知道,更不可能知道鹽中混雜了哪些雜質。

前世華夏古代,還是宋朝的時候,也是鹽業,那些挖鹽的人,就能把鹽井向地下鑽出一千多米深。哪怕是千年之後,方天知道這個事情,也是瞠目結舌,完全地難以置信的。

尼瑪,一千多米啊,全手工作業。

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所以對於所謂的“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方天向來是不敢小看的。

或許在理論方面他們確實缺乏,但透過天長日久的實際操作,其解決問題的手段,不容小覷。——而一旦在理論方面完善了,那這些人就是大師了。

理論,實際,嗯嗯嗯,這還是陰陽。

缺少其中任何一個,都是瘸子。

毛裡球斯帝國曆2380年八月中旬,炎黃城區域。一道由城主釋出的通告,經由炎黃城鹽業商會會長希巖之口,傳遍了轄區的五大鹽湖。

通告內容為:

不限身份,不限來歷。任何能使鹽湖產出的鹽更“乾淨”(不苦、不澀、不五顏六色)的人,都可以得到炎黃城官方的獎賞。

獎賞可以在以下三項中任選其一。

一、金幣。

二、炎黃城積分。

三、炎黃城職業技術學院學習名額。

舉薦者與解決者,獎賞同。

由此,“積分”與“學院”這兩個方天考慮已久的東西,就這般登上了炎黃城的歷史舞臺。然後,整個炎黃城大譁,再然後,無數道資訊,在炎黃城內流轉,或從炎黃城中向外發散。

炎黃城積分?

炎黃城職業技術學院?

這啥米東東?短短數日間,炎黃城內外,無數的分析與猜測,紛紛揚揚。

普通人在猜測著,散修在猜測著。各大小傭兵團這樣的勢力在猜測著,如去年的木羅希巖這般的人在猜測著,還有其它許多的大小勢力,同樣在猜測著。

而不論猜測的結果如何,許多有條件的,總是想插一腳的。——有許多資訊是這樣傳達的,“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或許,我們可以藉此和方天閣下建立連線!”

結果就是,以前從沒有人多看一眼的鹽工之類,一下子變得熱門到不能再熱門。無數普通人,想都不敢想地被邀請著登上了修者之堂。

同時,無數的“民間研究所”,在炎黃城內外如雨後春筍般地冒了出來。

小葉城。炎黃城最南面的鹽湖所在地。

早早就被老師發配在這裡採風或者說喝西北風的某魔法師,在同樣組建了一個“民間研究所”之餘,開始給老師寫信。

這位先生並不知道其老師早已經和某城主勾搭在一起了,在信中小心翼翼地這般寫道:“老師,在得到訊息的第一時間,弟子便聚攏了小葉城許多經驗豐富的老鹽工。弟子想問的是。老師,若有結果的話,弟子可否和方天城主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