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八十六章 今日躍入海,卻憶池塘時

前世,還是蠢萌蠢萌的少年時代時,方天偶然地讀到了張愛玲的文章,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坐在電車上,抬頭看著面前立著的人,盡多相貌堂堂、一表非俗的,可是鼻孔裡很少是乾淨的。”

那時方天真是吃了一驚。

因為在此之前,他還從來沒有打量過自己的鼻孔。

彼時,對著這話除了感嘆男女的視角或者說關注點相當之不同外,其它基本也就沒有什麼了。此時,方天再次憶及這話。

當然不是偶然。

而是由“視角”這個主題的思量而自然觸發起來的。

僅僅是身高的關係,當你高於一個人或者低於一個人時,打量出的結果,應該是不同的。而事實上,世俗間正常的打量,身高的關係恰恰是最少,在此之外,還摻雜了其它太多太多的東西。

外表、儀容、裝飾、氣度……

這些是較為直接的,而透過這些直接,許多時候考量的是背景、地位、金錢、權勢……

然後綜合著,在彼與此之間,建立起一種俯或者仰的關係。

從這裡延伸開來,就觸及到了“上位者”和“下位者”的問題。這裡的上下位不必是同體系的官職比較什麼的,更不必是單純的上司與下屬,而是可以延伸到所有的兩個個體之間。

父子、夫妻、兄妹、朋友、仇怨、陌生人,都可以。

雙方之間,只要任何一方面存在差異,就可能導致一定程度的上下位差,然後一方成為“上位者”,而另一方則是自然的“下位者”。

通常來說,下位者對於上位者,是有不同程度的趨附的。

程度輕的,叫“好、頂、贊”,就是你的意見我總是支援。程度一般的,叫附和,程度稍重的,叫巴結、逢迎。程度再重的,叫依附,程度再再重的,就叫奴顏婢膝什麼的了。

就算是完全陌生的兩個人之間,一旦一方在心中把自己自我定位為“下位者”。那麼其對於“上位者”,就會不由自主地拘謹起來,許多時候,也會不由自主地表現出趨附來。

方天前世時曾經有一段時間對此是有所奇怪的。

因為若雙方生活有所交集,那趨附是正常的。但很多時候,明明是雙方以後不可能或者不大可能有所交集,你這麼“討好人家”,能得到什麼好處?

答案是,什麼好處都沒有。

那麼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只能是生命本能性的趨利避害了。

換言之。這是原則問題,而不是實際得到多少好處或受到多大損害的問題。——這也是許多明白此理的“上位者”,什麼都不用付出,或者只是付出微不足道的一點點,就可以把“下位者”指揮得團團轉的原因。

下位者對於上位者通常是這樣。

那麼上位者對於下位者呢?

情況稍微複雜一些。

因為可供選擇的路線比較多,可以是凌駕,可以是親和,也可以是漠然。——尤其是漠然,這種情況最容易出現。

乍看起來漠然似乎比凌駕要好點,因為漠然不過就是漠不關心麼。而凌駕則是鄙視、欺負,甚至於是欺辱、迫害。

但是漠然的本質,其實是不把自己與對方放到一個平臺上來作比較,更直接點說。是不把自己與對方看成是同類。

一個人欺負另一個人,這是凌駕。

一個人看到了家裡一角沾了糖什麼的爬滿了螞蟻,然後把一碗熱水倒上去,把所有的螞蟻都燙死,這就叫漠然。

當一個人因為沒有什麼親近的人而對整個世界都漠然的時候……

前世的神話傳說中,所謂的神之滅世。差不多也就是這樣的情況了。因為漠不關心,所以翻掌之間覆滅整個世界也無所謂。

好在這只是神話,只是傳說。

不論是前世,還是此世,現實中,肯定會有很多人有類似的想法,惟一的區別僅僅在於,他們沒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