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小loli和小艾薇兩個丫頭都是受到方天深刻影響的,就以小loli來說,本是非常好動的丫頭,愛上了書法,也愛上了雕刻,對,就是雕刻。
方天一開始是教小艾薇識字的,後來為免厚此薄彼,又弄了一些竹簡給小loli,當然,主要目的還是引導輔助她的修行了,那個時候小loli就對這種書寫的形式相當的感興趣,而後來,方天為了留下一套傳承,試驗的時候,用石雕的形式雕刻了十二個小“方天”。
後來這十二個小石雕被兩個丫頭分了,而自那之後,小loli就開始接觸石雕這個玩意。
方天自然是沒有時間教她的,她也不找什麼雕刻師傅來指導,就是一個人瞎玩,後來折騰著折騰著,漸漸倒也像模像樣了,而此時,她自己的小樓中,這丫頭毫無形象地坐在地上。
別忘了,這位女俠雖然年紀極小,但現在其實已經是個不折不扣的法師了。
而此時,別說什麼法師的形象了,就連魔法師的形象都沒有。——縱然還沒有蓬頭垢面,但其實也差不多了。
她的身體周圍,都是石頭,嗯,各式各樣的,從顏色來說,赤橙黃綠青藍紫黑白一種不缺,從種類來說,從普通的石頭,到玉石,到翡翠,到晶石,當真是琳琅滿目蔚為大觀,這些都是方天見她喜歡上了雕刻而給她找來的。
龍傲天這一講的故事結束之後,她就把自己放進這些石頭中間了,然後不言不動只是沉思著,目光似乎放在身前的石頭上,但其實是處於一種失焦的狀態。
之前結束的故事中,那什麼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三問並沒在她心裡留下多少痕跡,反倒是故事一開始時,龍傲天的老師,也就是那位大魔法師老者,其從魔法學徒到大魔法師的十四步,在她的心神中一直迴盪。
如果更精確一點來說,其實是魔法學徒的九步加上新晉法師以及初級法師這兩步,而後面的那三步則暫時被忽略了。
腳踏實地,一步一步,這是方天曾經傳遞給兩個丫頭的很重要的教導之一。
小loli一開始的注意力主要是放在那位老者踏出的新晉法師及初級法師這兩步,而兩步中又尤以初級法師的那一步為重,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她現在就是新晉法師嘛,她的下一步就是初法。
而觀摩了很久,小loli對於那一步,並未能太深的切入。
開始的時候是摸到了一些頭緒,但慢慢的,頭緒越來越多,就漸漸顯得雜亂無章了起來。
怎麼說呢,就像是一個人行路時,路上遇到一片薄霧擋住了前方,一開始的時候這人是停下來打量,打量了半晌,發現這霧並不厚,似乎也並不太寬廣的樣子,打量再三,確定了這個結論之後,就走進了這片霧中,繼續向前走。
但是進去之後,走著走著,就看不清了,有點迷失方向。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竹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是方天當初送給小loli的竹簡中,其中的一片。(廬山表示這絕逼不能忍。)
這個時候,這幾句話就在小loli的意識中翻騰起來。
若無法前瞻,則不妨回首。這同樣是方天曾經對兩個丫頭的教導之一。
而此時,這個寂靜的小樓中,在那一副痴痴呆呆的形象背後,少女法師開始了一次最大規模的回首。——她的整個身心意識,都倒回到了從前,剛開始接觸魔法的時候,然後一點點地,向前推進……
從中午到傍晚,整整一個下午沒有動過分毫的身影,忽地慢慢開動了起來。
一塊小小的只有巴掌大小的石頭,被兩隻還帶著些嬰兒肥的小胖手給握在手中,其中一隻手腕上赫然戴著晶瑩透明的紅色珠串,而如果把感應透入這些珠串中,便可以看到很多字跡,一些很特別的字跡。
此際,那石頭在兩隻手掌及指際間輕輕滾動著,而與此同時,一些細碎石屑簌簌落下。如此這般,石頭在一點點地改變著,而自滾動開始,中間就一直沒停下。
大約半個魔法時後,石頭的改變終於完成,然後被其中的一隻手託在掌中。
放眼看去,那是一個眉目如畫的小姑娘,分散於腦後兩邊的小辮活靈活現,不過這只是小細節,無關緊要,若定神從這小石刻的整體來看,分明可以從中看出一些不同尋常的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