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級武者路,聖階法師路,問心路。
這是龍傲天在小院的三個屋門處得到的提示。
卡巴斯基故事問世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不太長,但也足有兩年多。用方天前世的某些形容來說,兩年多,還不夠一個人的腰圍增長一寸,但已足夠整個宇宙膨脹一倍了,同樣也足夠研究者透過望遠鏡觀察無數個一百億光年外的星星了。
初次講述時,尤其是包括這一講的前期,直接聽眾並不太多,但這麼長時間下來,足夠讓大陸任何一個角落的夠層次又有興趣的修者透過各種渠道接觸到這個故事了。
遍及整個大陸,夠層次的修者很多,而這其中,有興趣的修者又有多少?
其實應該反過來問一句,沒有興趣的修者有多少?
肯定是有的,這一點必須要說。畢竟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就算真神下凡,沒有興趣瞻仰的也是大有人在,何況某人還只是被人吹噓的“神之子”,對之不感冒的肯定大有人在。另外還有很多修者向來都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那些長閉關或者處於潛修模式的,別說某人才來到這個世界三年,就算三十年過去,多半還有人不知道。
這一點都不誇張!
但這終究是少數派。
絕大多數的修者,只要他是修者,就不可能不對那位有著傳奇般晉升速度的“神之子”感興趣,不可能不對出自“神之子”之手的東西感興趣,尤其那東西,似乎還是直指修煉,並且是大陸此前所未有。
就在這些人中,九級武者路曾經引發諸多猜測,武者本身多半是嚮往憧憬,魔法師麼,對此想象不多,主要是關係不大,但是那些高階修者,比如聖域,特別是聖域裡的一小撮,對於這個“九級”是想了很多很多的,其中不止一位聖域就曾這麼低語過:莫非六級後的武者傳承會再次現世?
畢竟,“神之子”嘛,其一言一語,一舉一動,背後肯定有著莫大深意,不可能是隨意而來的。
而後來事件的發展印證了他們的判斷。
九級的武者傳承確實問世,而在此之後,卡巴斯基故事不知被這些人如何翻來覆去地解讀。——故事裡,還有什麼是像九級的武者傳承這般,有可能隨後問世的?
聚焦最多的,莫過於是和“九級武者路”並列的“聖階法師路”以及“問心路”了。
諸多聖域摸不準的,一是故事裡的這個“聖階”和他們的聖域是不是一回事?看起來都是“聖”而不是“神”,這意味兩者很可能是同階,但是故事裡提到的很多東西讓他們又無法確定,二麼,就是問心路了。
修煉和心性肯定是有關係的,而且關係很大,這不用多說。別說身為聖域了,就是法師也對此再清楚不過。但是問題在於,為什麼要把這個東西提出來,與武者以及法師並列?它不是應該歸入於武者及法師這兩者之中嗎?
難道“九級武者路”和“聖階法師路”都是歧途,“問心路”才是正道?這也是之前龍傲天既不選擇武技也不選擇魔法的原因?
應該說,這個問題,是好長時間以來,一直困擾著諸多聖域的問題,甚至讓其中的不少人都為之輾轉反側。——當然,都已經是聖域了,肯定多半是不睡覺的,輾轉反側起來頗有難度……
而此時,故事正在繼續,也正繼續到這裡。
大陸上,所有的聖域者,沒有幾乎,也沒有例外,就是所有,所有的聖域者都凝神以待。
龍傲天站在第三個小屋門前,對著門上的“問心路”三個字,陷入了沉思。
畫面就在此時,進入了迴轉。
龍傲天曾經的仰天大笑出門去,而後卻又淪落浪蕩在天涯,一無所獲。浪蕩的時間,消磨的不止是光陰,還有心意。至少,對於龍傲天來說,曾經的傲氣沖天不見了,或者說,就算還在,也被現實壓迫得潛藏起來了。除了偶爾的無人荒野外的呼嘯發洩,更多的時候,這個人是在沉默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