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華夏古代,明朝有一個叫做宋濂的學者,曾寫過一篇名為《送東陽馬生序》的文章。
文章中,作者詳盡地敘述了自己少年時求學的艱辛,開篇名義“餘幼時即嗜學”,但是“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於是“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然後,“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這是借書抄書,冬天天冷的時候縮著雞爪手抄書。
光有書還不行,還要老師教導。作為一個普通貧家子弟,自然沒有什麼名師賢達之類的自動找上門來哭著求著要收作者為弟子,正所謂“山不來就我,我便去就山”,於是,作者便開始了求師之路,“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接下來的情況是什麼呢?
是“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是“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是“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是“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簡單來說,就是人家有弟子學生,而且是一大批的,對這個不請自來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傢伙根本不感冒,擺足了架子,實在不耐煩了,或者偶爾心情實在太好了,才指點那麼一二。
這是求師,後面正式從師後,還有,“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
總之,要多艱辛有多艱辛。
這樣的文章在方天來的那個時代,除了少數一些從業者之外,大部分人讀的時候是不會有什麼切身感受的,因為在物質豐富、知識大爆炸的時代,作者書裡所述的種種境遇,基本上已經成為一種過去式。
但這篇文章方天如果把它copy過來,投放到這個世界,必定能得到無數個贊,引得無數修者熱淚盈眶。
因為,太戳中他們的淚點了!
這個世界,不管是武者,還是魔法師,大部分修者的修行,就是這麼地艱辛。那篇文章裡作者好歹還能借書看,可是在這個世界,修者想獲得傳承法訣,又能向哪裡去借書?
那是做夢!
是以,除了為人弟子之外,最好的門路就是為人賓客或者說為人奴僕了。
屈身或乾脆賣身於人,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甚至整個人生為代價,來求得傳承的獲得以及修行的突破。而且哪怕就算是這樣,獲得的東西也未必是什麼好東西,大路貨是最經常的。
不想要?
無數人求還求不來呢!你不要,有的是人要!
你必須付出種種,並且還要求助於絕大的運氣,才能在很多和你一路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獲得那一絲機會。
而正因為修行如此艱難,所以這個世界的修者身上,普遍地都擁有一些諸如“努力”、“頑強”、“堅毅”等等屬性的加成,可以說,這是這個大陸修者的天然屬性。
所以才有沉淪二十年,莫里希念念不忘修行;所以才有被老師逐出門牆,遭受人生中的天崩地裂之禍,哪怕傳承斷絕,帕特也依然在絕望中自行苦苦尋覓那一線突破之機;所以哪怕出身極為不凡,真正地“掌上明珠”之身,小loli在修煉之上,也從未有半點懈怠。
因為來之不易,是以分外珍惜。
也正是因為此,兩三年前,某人剛來時所述的,一部並非真正講述修行的《西遊記》,才會在此世的修者之中引起那麼大的轟動。
一部並非真正講述修行的書猶是如此。
而現在。
真正的講述修行的書,而且是涉及了修行的方方面面的,既全面又高妙,幾乎是接近完美的,由一位半神級人物親手增刪改定過的書,挾煌煌之威,就此臨世。
其造成的影響和轟動,究竟該有多大?
有一句話叫做“在地獄中仰望天堂”,而此際,對於這個大陸的修者或者具體到魔法師來說,那就是在地獄中,陡然地看到了從天堂降下的接引神光。
於是,一個個仰起頭來,一個個伸出手來。
握住,拼命地握住!用整個身心甚至是全部性命地,去握住!
於是,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
許久許久以來,一直被修煉傳承限制住的全大陸修者們,那些精英,那些潛龍,那些一直被死死地封壓在七級、八級、九級的實力修者,在這個時候,開始爆發出了他們畢生從未有過的光華。
而更多的修者,更多的光華,更多的爆發,還在醞釀之中。接下來,在可以望見的一段時間內,大陸註定不會安靜,由魔法師晉升而引起的元素波動,也將註定,幾無停歇之時!
傳承公開後,憑藉如今模跨於天人之際的身心意識,方天隱隱地感受到了,太多太多幾乎是彌塞於這片大陸整個天地之間的激動、狂喜與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