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四十七章一級文物(求月票、推薦票)

曾翁歸是欒成偉的掌眼,十分得他信任,既然他都搖頭了,就只能表明,剛才他出的價格價,確實觸碰到了小店主的逆鱗。

四萬都不行,難道是四十萬?

四十萬的玉器,個頭還那麼小,肯定是好東西啊!

收藏的東西多了,欒成偉對於價格最敏感,可惜,剛才出價低了。

鑑定宣德爐就比較浪費時間了,等張一傑回來,三個人還擠在一起,嘀嘀咕咕的。

陳文哲也沒有湊上去細聽,反正他能夠確定,這就是清康熙真品。

接過張一傑手中的合同,看著上面的簽字,陳文哲知道,又一筆買賣成了。

這古玩行,真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啊!

這老城隍廟古玩城,是個風水寶地,陳文哲才開業兩天,就接連撿漏,這可比他漫無目的的亂跑強多了。

收好合同,陳文哲和張一傑就等著幾個人,在那裡細心研究。

很快,不甘寂寞的欒成偉,就湊了過去。

“欒老闆,你看,這是典型的蚰龍耳爐,蚰龍耳爐雙耳形簡如龍,究其源淵,可溯至上古。”

“這個我知道,我收藏過一件。”

夏、商、周青銅禮器,有簋(guǐ一種,敞口圈足,兩側對稱雙耳,古稱“饕餮耳”或“龍耳”。

經過唐宋金銀器、陶瓷器的繼承改制後,其雙耳簡化為環狀圓柱體,即為蚰龍耳爐。

蚰龍就是蚰蜒,也稱地龍,形狀像潛龍,寓意潛心學習,潛心工作。

宣德皇帝極為喜愛,將它放在御書房內,稱它“款識大雅,為諸爐之冠”。

宣德皇帝喜愛的,自然是真正的宣德爐,康熙皇帝可沒有,所以他就讓人仿造了一批。

這件蚰龍耳簋式爐,就是那個時代的精品之作。

就像先前陳文哲說的,只要是真正的專家,鑑定這樣的宣德爐,根本沒有一點難度。

只是看做工、用料,再根據一些時代特點,就能準確斷代。

也只有似懂非懂的半瓶子醋,才會搖擺不定。

如果認為是真的,就只看到了各種優點,看不到缺點。

如果先入為主的認為是假的,就算是真品,他們看在眼中也是疑點重重。

這就是專家和普通古玩店主的區別,大海市畢竟不是首都,這裡的文化底蘊、傳承都弱了點,甚至都沒有潘園那些地頭蛇們厲害。

當然,到了現在,真正厲害的一批人,也都有了身份,還混跡在生意場上的,就沒有多少真正的專家了。

“看好了?”

知道沒有壓價的空間,欒成偉還是很大氣的。

柳洪澤直接道:“大開門,看到上面這些星星點點的痕跡了沒有?亮色的是金,黑色的是銀,這種工藝,民間很難複製,再說,複製出來就是為了賺錢,沒有人捨得這麼浪費。”

“可惜是清仿!”欒成偉有點遺憾的道。

陳文哲有點咋舌,張一傑這小子,找來的是什麼身價的大老闆?

要知道真正的宣德爐,可是天價!

“小兄弟出個價,只要合適,我就拿了!”

“四百九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