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製瓷器從選泥,一直到進窯燒製,每一道工序,都凝聚這工匠的無數汗水。
張幽蘭已經過了選泥、練泥、拉胚,這些關卡,現在已經開始利胚了。
這一關也不難,只要膽大心細,手法純熟之後,就可以輕易完成。
接下來才是重點,不管是雕刻、還是繪畫,甚至是看似最簡單的上釉和燒製,都需要長時間的摸索、試驗,來積累經驗。
要不然,絕對做不出一隻合格的瓷器!
陳文哲雖然不是陶瓷學院的學生,但是他在這裡打工了兩年多,很多事情不學自明。
加上他的天賦,讓他在很多新生之中,有著很大的名聲。
比如很有天賦的張幽蘭,也有求著他的時候。
這一次張幽蘭製作的這隻大碗,自己感覺很滿意,但就是沒有足夠的自信。
這就需要陳文哲過來幫忙了,因為他的手感實在是太好了。
不管什麼東西,他只要一摸,厚薄均勻就能一清二楚。
“還算不錯,不過,還是有點矬手感,沒有想象之中的順滑!”
“下刀的時候一定要果決,不要猶豫,這種矬手感,就是猶猶豫豫,不能一氣呵成弄出來的。”
“不過,問題也不大,上釉之後,應該會遮掩下來!”
放下大碗,陳文哲實話實說。
原來他還不能說的這麼細,現在則不同了。
總是傳承了基礎製造,對於瓷器的製作,他已經很瞭解。
原來只是靠天賦,沒有努力的機會,真正的製作工藝他並不具備。
而現在則不一樣了,他在短時間內學到了大量瓷器製作知識,讓他可以處在一個比張幽蘭更高的層次,對她進行指導。
“我摸摸!”
“我也摸摸張美女的......”
“哈哈......”
“......作品!”
同學們不用學,不用教,就已經配合的十分默契。
這種事情,幾乎是男人的本能,他們十分純熟的再次斷句。
造成的效果,還算不錯。
“真厲害!陳師兄不說,我還真摸不出這種頓挫感。”
“我也試試,這手感太過輕微,不過有了這一次的經驗,以後利胚就有針對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