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水晶玻璃餐具,可以透過聲音、手感、外觀等對玻璃、含鉛水晶玻璃、無鉛水晶玻璃進行區別。
具體怎麼鑑定,其實也很簡單,就是聽聲音。
輕輕敲擊或用手指彈擊器皿,水晶玻璃器皿能發出輕脆的金屬聲響,並在穿氣中盪漾出優美的餘音,而普通玻璃器皿只有發悶的“咔、咔”聲。
就是因為學會了怎麼鑑定水晶玻璃製品,陳文哲才領悟了鑑定術。
而學會了鑑定術,在你下了結論之後,系統就可以判定對錯。
比如現在,陳文哲確認手中的香檳杯是無鉛水晶杯,系統立即就確認:鑑定正確!
但是,他這一次鑑定水晶香檳杯,卻是什麼反饋都沒有。
陳文哲知道,這一次不算是真正的鑑定。
要想真正學到鑑定術,還需要正式鑑定一件物品,不過,這個不著急。
意外獲得了鑑定術,陳文哲很興奮,但是,他最重視的還是製造工藝。
製作水晶玻璃杯也不太麻煩,主要是新增各種金屬,比如鉛。
由於普通玻璃的色澤、質感、光澤度都不太理想,在玻璃中加入鉛的成分,可以提高玻璃的折光率,看上去就如同水晶做出的,故稱為水晶玻璃。
一些各種造型的擺件、水晶玻璃杯、水晶燈等等,就是由含鉛玻璃製成的。
含鉛的東西,現代人都知道不能隨便用,因為鉛是重金屬,進入人體之後會鉛中毒。
所以,製作含鉛水晶杯,就有一定的標準。
歐盟標準中把水晶玻璃杯分為無鉛、中鉛和高鉛3種。
中鉛玻璃杯的氧化鉛含量達到24%;高鉛玻璃杯的氧化鉛含量達到36%。
如果水晶玻璃容器按照歐盟標準生產,不管哪種產品,裡面含有多少鉛,國際上都有嚴格的規定,對人體都是安全的。
但由於我國缺乏標準,不能排除個別廠家生產的隨意性大,產品質量難以保證的情況。
這樣一來,國產的水晶杯,就很難賣的上價格。
特別是對於一些高消費人群,他們只要對的,只買貴的。
這也是國外的很多東西,國內也有產品,甚至產品質量更好,也沒人要的原因,因為不信任。
其實,這也怪不得別人,完全是國人自己作的。
不止是廠家作,消費者也很作。
算是共同努力的結果,這就造成了國人出國,去買國外的中國製造。
很多人嘲笑這些人,認為他們花費高價,脫了褲子放屁。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國內很多工廠的產品,有著雙重標準,出口的跟內銷的質量標準不同。
人家出國購買國內出口到國外的產品,是有道理的!
搖了搖頭,把發散的思維收回來,他這一次也獲得了不少秘方,這些以後都可以化為財富。
陳文哲努力消化著這一次獲得的資訊,主要是水晶杯的各種製造工藝。
水晶杯是玻璃杯的一種,最主要的成分也是二氧化矽,只是其中引入了鉛、鋇、鋅、鈦等物質。
如果是引入了鉛,則為鉛水晶。
引入鋇、鋅、鈦等物質的,則為無鉛水晶。
這裡面的各種物質含量百分比,完全落入了陳文哲的眼中,他要的其實就是這些經驗積累出來的配方。
至於水晶杯的製作工藝,對於陳文哲來說還真不難,總不能比制瓷之中的拉胚還要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