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時之間,陳文哲想飛回家裡,他很想看看,自己製作的人物粉彩,會爆發出一種什麼樣的風情!
看了一眼匆匆匯聚而來的人群,陳文哲毫不猶豫的鑽出人群,跑了!
走在小院之中,陳文哲的心情變得很好。
他現在能夠揚名立萬的手藝,越來越多了。
開店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怎麼能夠長久?
所以,不要看他的黃金手鐲賣的飛起,可陳文哲從來沒有認為這種生意,能夠做的長久。
只要建立起信譽,任何一家店,都可以做這種生意。
現在古玩城那邊,陳文哲就已經看到了一絲建立信譽的跡象。
要不然王千里的店,也不會被人舉報之後,就立即被查封了。
不用說,肯定是官方出手了,而只要官方認真,那些不想聽話的壞孩子,都會遭受毒打!
陳文哲就是看到了這種跡象,他才會想著弄出一些真正的獨門買賣。
看到了掐絲琺琅器,陳文哲就想著,這東西的製作比較麻煩,也比較難,價格還貴,還有不少人喜歡,很適合作為一種長期買賣的商品。
只不過掐絲琺琅的工廠,並不在陳文哲的控制之下,他只能是一個下游銷售商,而且還沒有什麼競爭力。
所以他才努力燒製了一批青花釉裡紅,這東西能燒製出來的本來就不多,而能夠燒製出精品的,更少。
這就是競爭力,這就是獨門絕技,有著這種掌握核心技術的絕技,他的一念堂肯定會大紅大紫!
現在好了,瞄了一眼美女,沒想到還能領悟畫龍點睛的絕技,這樣一來,就算他燒製普通瓷器,只要人物足夠精美,足夠傳神,他的瓷器也不愁賣啊!
“燒製青花人物也很合適!”
很快,陳文哲就想到了,他的這門手藝,到底怎麼利用。
青花人物,最難以燒製的就是眼睛、眉毛等精緻的五官結構。
這裡說的難,不是產生暈散,讓眼睛眉毛糊成一團,。
而是說,能夠把眼睛畫好,畫的足夠傳神,足夠生動,還能燒製成功。
這是比較難的,這一點在雕刻之上叫開臉。
其實在繪畫之上,開臉也是很難的,特別是彩繪,燒製之前和燒製之後,顏色就是完全兩樣。
當然,以現代的青花配方,暈散現象可以避免,但這不是絕對的,技術不行,也難以避免青花暈散現象。
元代的人物青花大罐,為什麼那麼貴?
除了元青花稀少之外,還有一個原因,能夠燒製成功的人物罐,更少,所以,同比之下人物大罐更貴。
只不過,暈散是可以避免的,這可不是普遍現象。
暈散是蘇青料的一大顯著特點?這種認識其實是錯誤的。
客觀講,現實中有這種錯誤認識的藏友不在少數。
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在元至明早期的青花物件中,暈散現象較為普遍。
為什麼元代和明代早期青花容易暈散?而清代青花不易暈散?
元代和明代早期的青花,其畫面上的線條輪廓不分明,這種現象稱為“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