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雞缸杯能夠成為酒器至尊,不是沒有原因的。
就算這隻仿品,其胎質也十分的潔白細膩,可以說薄輕透體。
其上白釉,柔和瑩潤,表裡如一。
杯壁飾圖與型體相配,疏朗而渾然有致。
畫面設色有釉下青花及釉上鮮紅、葉綠、水綠、鵝黃、薑黃、黑等彩。
運用了填彩、覆彩、染彩、點彩等技法。
以青花勾線並平染湖石,以鮮紅覆花朵,水綠覆葉片,鵝黃、薑黃填塗小雞,又以紅彩點雞冠和羽翅,綠彩染坡地。
施彩於濃淡之間,素雅、鮮麗兼而有之,可以說是收五代畫師黃荃花鳥畫的敷色之妙。
整個畫面神采奕奕,道盡了寫生之趣。
這樣的仿品,誰能仿製出來?
還有,這要是能摸一把,能得到多少大師級技能?
各種材料的配方就不說了,只是各種工藝,就值得陳文哲努力一把!
幸虧這裡還有一隻可以做對比,陳文哲沒有任何猶豫,他直接轉戰劉大佬的那隻藏品。
這一隻看著跟另外一隻杯子,感覺也差不多。
“這一隻雞缸杯,肯定是明成化朝景鎮御窯廠燒製的宮廷用器!”
系統這一次沒有任何反應,這說明,這件雞缸杯就是明代成化年制。
而明成化鬥彩雞缸杯,是漢族傳統陶瓷中的藝術珍品,屬於明代成化皇帝的御用酒杯。
這種杯子,明清文獻多有所載,頗為名貴。
明萬曆年間《神宗實錄》載“神宗時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雞缸杯一雙,值錢十萬”。
就是因為雞缸杯的名貴,引來無數人仿製。
清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各代無不仿燒。
康熙時仿品最佳,從造型到紋樣都貼近原作。
鑑別時須從造型、胎釉、色彩及款識上仔細觀察。
重新回到那件仿品雞缸杯跟前,此時再看,這隻杯子的直徑約八厘米。
它撇口臥足,碗外壁上先用青花細線,淡描出紋飾的輪廓線後,上釉入窯,經1300度左右的高溫燒成胎體,再用紅、綠、黃等色,填滿預留的青花紋飾,再二次入窯低溫焙燒。
外壁以牡丹湖石和蘭草湖石,將畫面分成兩組。
一組繪雄雞昂首傲視,一雌雞與一小雞在啄食一蜈蚣,另有兩隻小雞玩逐。
另一組繪一雄雞引頸啼鳴,一雌雞與三小雞啄食一蜈蚣,畫面形象生動,情趣盎然。
這麼精彩的仿品,肯定就只有康熙時期,才能夠仿製到這種程度了吧?
“鑑定正確,成就值加一!”
陳文哲有點感慨,不容易啊!
能夠得到這一點的成就值,真心不容易。
而且這也是唯一一次,二次鑑定之後還給他成就值的作品。
確定了這一件雞缸杯的身份,陳文哲再看它感覺就不同了。
鬥彩雞缸杯仿偽品很常見,但能仿製的這麼好的,十分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