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件花口瓶具體落到誰手裡,陳文哲沒有詢問,但是他知道,很可能是落到了本田手中。
想到先前提到的假銀幣事件,陳文哲知道,裡面很可能有本田那小鬼子的身影。
這些事情陳文哲不想關心,他就想著怎麼處理一下手中的兩件元瓷。
這一次可以說是滿載而歸,兩件元代瓷器才花費了十萬塊錢,如果不是親身經歷,說出去陳文哲自己都不敢相信。
元青花這種東西,自然是要明確交易、出處,要不然以後很可能會出問題。
只不過,就算東西弄到手,陳文哲也不打算張揚。
而且他還要想辦法重新仿製兩件,到時候做舊一下,沒準就能透過本田,把他手中的兩件真品洗白。
元青花以後他是不會輕易仿製,但是青花釉裡紅,他以後是要作為主打產品生產的。
所以,回家之後,他在安頓好了那件元青花獅子滾球紋大罐之後,就抱著那件青花釉裡紅玉壺春瓶,打算好好的學習一下。
他對於古代人,怎麼成功燒製成青花釉裡紅,還是很好奇的。
手一放在這件青花釉裡紅玉壺春瓶之上,陳文哲就看到了其波瀾壯闊的千年經歷。
剛才檢視那隻大罐的時候,他可沒有時間從頭看到尾,而是挑選重點看了一下。
所以很多事情,他到現在還沒有弄明白。
比如這兩件東西是誰製作的?怎麼做出來的?而之後又怎麼流傳出來的?
還有,它怎麼就來到了大海市,還存在了一座地窖當中?
平靜了一下,陳文哲再次檢視玉壺春瓶的歷史。
這隻玉壺春瓶的歷史,比他想象的還要早,幾乎是到了南宋時期,那個時候元朝還沒有統一中原。
也就是透過這件瓷器,陳文哲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元朝。
雖然這個朝代野蠻,但是他們卻十分重視科技文化。
是不是很矛盾?因為在這隻瓶子的歷史之中,它看到了利用強大科技,輾軋西方、輾軋東方,如同史詩一樣波瀾壯闊的場面。
你能相信,當年的元代大軍,居然可以做到萬炮齊發?
他就是用這種不被南北宋兩朝注重的科技,攻破了他們的無數城池,當然,其中也包括西方的城池。
透過這件瓷器,或者說是酒器,透過它隨同一名元蒙將領征戰四方,陳文哲看到元王朝統治者,是怎樣的揮斥方遒。
而在戰爭過程之中,又是怎樣的重視手工業。
這可不是說說的,早在他們的軍隊攻城掠地之時,儘管他們殺害了無數百姓,但他們卻捨不得殺害能工巧匠。
後來,元朝廷甚至對一些民間的名匠也看得頗重,不僅將他們安置在官辦作坊內幹活,而且這些官匠還可免除其他一切差科,其地位也可世襲。
元朝廷的這些做法,為促進當時官辦手工業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當然,元朝統治者為滿足奢侈的需要,對景鎮的瓷業也非常重視。
早在他們統一全國的前夕,就已在景鎮設立了專門負責督造官府所需瓷器的“浮樑瓷局”。
瓷局不僅可以優先從官府那裡,得到其他窯場難以得到的原材料,而且可以從“將作院”那裡得到許多新器型、新畫面設計圖稿。
在這種情勢下,景鎮瓷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