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哲也不客氣,一點點的,他細心的把這些玉石,挑了個遍!
雖然是作弊,但是能被他挑選出來的,皮色總是特別的。
和田玉籽料,天然獨特的地方之一就在於其皮色。
形形色色的皮色,為和田玉新增了無可替代的魅力,也成為和田玉鑑賞中重要的一部分。
皮色的多式多樣,給和田玉的魅力加分,而另一方面也帶來了一定的複雜性。
所以,這些被特意挑選出來,認為不是好料的籽料,裡面其實也是有貨的。
半袋玉石料子,足有一百多塊,可陳文哲翻完也不過挑選出來了三塊。
這三塊玉石,最大的也只有成人拳頭大,小的跟雞蛋差不多,最主要的是這些的皮殼表現,應該都不算好。
要不然,這小夥子也不會特意處理一下,讓它們變得還能看。
這些料子全是處理過了的,可只要沒開總會有漏網之魚,這就是相玉之難!
其他的都不說,就說陳文哲挑選出來的這幾塊料子,就很有意思。
如果單純的看皮色,肯定不能算好,但是其內就是有料。
所以說,就算是看皮色,也要分人。
皮色的研討,有著一定的規律可循。
但是籽料千千萬萬,總有那麼一些特立獨行的料子和皮色,需求特殊狀況特殊看待。
比如,一般人認為,皮色豔就要留心!
很多假皮的顏色都很豔,招致大家進入一個豔皮色的料子,就是假皮的誤區。
就像陳文哲眼前的這些,都是處理過的,肯定有很多是假皮色。
但是,還是有很多料子的皮色,會比假皮更豔。
最為知名的料子,就是以豔麗著稱的“瑪麗豔”。
陳文哲手邊那塊拳頭大小的料子,就是典型的“瑪麗豔”。
名字就透露著一股俗豔之氣,但是這種料子皮色豔麗精緻,極為美觀。
能找到這樣的料子,就是運氣,買到它,就算是不切開雕琢,就這麼拿著賞玩,也是很美的事情。
瞥了一眼站在一邊的李金鯉,陳文哲送給他一個眼神,讓他自己體會。
很顯然,這點默契他們兩個現在還是有的,所以李金鯉立即鬆了口氣。
收好這塊典型的“瑪麗豔”,陳文哲再看向其他料子,除了這一塊,其他的就是浮皮。
浮皮自然不是好現象,但是遇到了浮皮,可它並不一定假!
此時留在編織袋中的籽料,全是一些造假的料子,而這些造假的皮色,顏色會很飄,浮在外表。
但是,也有一些料子的皮色就很莊重,淺淺一層鏤在玉石外表,看起來像假的,其實是真的。
還有很多容易被誤當作是假皮的真皮,比如一些長在特殊位置的皮色,一些顏色過於統一沒有過渡的料子。
籽料的特殊狀況,太多太多,如果不是能作弊,看到這些料子上的作假手段,他也不可能一下就挑選出這些特別的極品料子。
其實,陳文哲早就對玉石有想法,所以他最近一段時間,也關注了一下玉石的鑑定,學到了一些東西。
但是,沒有啟動自主傳承,不能一下灌輸足夠的鑑定玉石的經驗,要讓他快速成為一名真正的相玉高手,那是難為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