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身邊的一對小碗,人家黃老師可還沒拿到錢呢!
陳文哲有點汗顏,他以前還真不信,這個世界上還有這樣的好人!
現在他相信了,所以他需要對得起人家這份信任。
編輯了一份簡訊,給他的律師,讓他加快點速度。
“陳老闆,你這對小碗還是收起來吧,我有點害怕,萬一不小心碰到了,摔了,我可賠不起。”
這次鑑定東西的是一位中年人,好像也是黃家村的一位攤主,所以看著比較眼熟。
這人在發現陳文哲的眼神,落在了那對鬥彩小碗之上後,就笑著開口道。
陳文哲想了想,還真就收了起來。
這東西的價格,很可能上億啊,就這麼放在桌子上,還真不行。
收好了東西,陳文哲的視線落在了眼前的扁瓶之上。
這種東西是在元代創燒的,到了宣德,燒製的更加精美。
可惜,這種東西,陳文哲在回溯元青花的時候,看的太多了。
當時他透過那件青花釉裡紅玉壺春瓶,可是看到過這種扁瓶的創燒過程。
所以,他對於這種器型,十分了解。
眼前的雖然是一件青花五彩扁瓶,可它變化的只是釉色,從青花,增加了一些五彩,器型並沒有變。
透過器型,稍微一看,陳文哲就知道這東西不對。
宣德青花五彩扁瓶,是分段鑄造,有接縫,沒有接縫的差不多也就是假的。
很顯然,這一件看著比較新,甚至可以說比較豔麗的扁瓶,是現代仿品。
因為其上沒有明顯的接縫,這樣的作品,很可能是灌漿胎!
也就是說,透過模具,把和好的泥漿灌注進去,一次成型。
要是細看,應該是沒有修胎痕跡的。
果然,內外一看,這就是一件現代的工廠貨。
“現代仿品,灌漿,一次成型,沒有修胎痕跡,這就是大批次製作的工廠貨,釉色什麼的就不用鑑定了吧?”
看著後面圍上來的人越來越多,陳文哲加快了速度。
他直接指出問題,至於你信不信,願不願意相信,那就不是陳文哲該關心的事情。
雖然很不甘心,但是中年人也不傻,自然知道陳文哲說的很可能是對的。
所以,他抱著東西,一臉思索的離開了。
陳文哲說的這些東西,都是有據可查的,只要你認真一點,就可以發現真偽,就看你願不願意脫坑。
搖了搖頭,繼續看下一件作品,老瓷器,但是民窯燒製,沒有藝術價值。
在這裡,或者說鄉下農村之中,絕大部分是這種東西。
碗盤罐子很多都是日常生活用瓷,家家戶戶都有,而祖輩更加珍惜瓷器,因為那個時候瓷器很貴。
所以,有些人家就有可能流傳下來一些老瓷器,但是,老的,並不一定是貴的。
就算之前老輩人感覺很貴,但是到了現在,也沒有什麼收藏價值。
農村最多的還是一些平常東西,不管是瓷器還是玉器,品質好的不能說沒有,但是十分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