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二十七章最昂貴的樂聲(為所有兄弟打賞的一萬幣加更)

失蠟法比較適合鑄造小件、鏤空花紋多的器物。

其次就是金屬型鑄造,金屬製作鑄模,青銅液體澆入模具。

可以一範多用,例如製作兵器,但無法鑄造大鐘。

再就是泥範法,黃泥製作模具,固定性好,耐高溫,最適合鑄鐘。

這樣鑄造出來的鐘,不僅外形美觀,最重要是音質好。

製作泥範,黃泥耐溫要達到1560℃,泥土粘性要大,要抗收縮,不能潰砂炸模塌箱,還原性要更好。

景雲鍾是銅、錫合金鑄造,採用的是“多範鑄法”,即將鑄模分為5段,共26塊模,一次澆鑄而成。

所以,現在他要是仿製景雲鍾,就要面臨兩種挑戰。

一是青銅材料的選擇,在一個就是泥範的製作。

看一遍景雲鐘的傳承,怎麼選擇銅料,怎麼製作銅錫合金,陳文哲自然心中有數。

至於泥範的製作,不就是玩泥巴?在這一點上,陳文哲是專業的。

而製作泥範最重要的,其實還是銅鐘之上的各種紋飾,同時還有那些用來調音的鐘乳。

其實,不止是那32枚鍾乳是調音器,其他地方,只要是花紋所在,就全都有點作用。

這就是原來陳文哲想著,學一學唐代音律的原因。

可惜,他一隻沒有抽出空來,去看一看大海市那位收藏大佬的藏品。

或者說,是人家一直沒空,沒有召見他。

加入收藏家協會之後,陳文哲的個人古玩展出,可是還沒有辦呢!

陳文哲問過陶教授,一般這樣的入會展出,都是集中在臨近年底的一個月來辦。

這樣陽曆新年過去了,陰曆除夕還沒有來臨,也就是這個空間,那些大佬們才有時間看展出。

其實,現在想想,再找一把唐琴,專門學習一下音律,算是多餘的。

因為在這座景雲鐘上,陳文哲就看過太多調音的過程。

也就是說,他已經懂得唐代的音律,最少是懂得唐代的打擊樂的除錯方法。

所以,除了銅料最重要,其次就是泥範的製作。

因為是多泥範鑄造,也就是說,陳文哲會製作五段,總共二十六塊泥範,最後一下澆鑄出來。

最主要的是,誰能保證這麼澆鑄出來,在焊接在一起,就會形成一隻聲音優美渾厚的大鐘?

這種古老的樂器,實在是很神奇。

很多人都說,能製作出一座傳世名鍾,都是運氣,其實這不盡然。

比如景雲鍾,這是一座皇帝下令製作的大鐘,你能靠運氣來製作?

對於一些不瞭解情況,不懂技術的人來說,他們認為傳世名鐘的鑄造成功,在很大的程度上,靠得都是運氣。

想要鑄造一口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為任何一個鑄造師,都無法保證自己鑄造的鐘,是一口完美無暇,發聲優美的傳世名鍾。

但是,真的要碰運氣?

如果製作大鐘可以碰運氣,那麼作為數量眾多的古老打擊樂器編鐘呢?

這種東西的鑄造,也需要碰運氣嗎?

那一次性鑄造成功四隻、六隻,甚至是十六、三十二隻,那運氣也未免太好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