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定窯白瓷上的絢麗嘛?黑定、紅定什麼的都有,可是定窯器可不太容易找,就算是品相不好的官窯器,也不是那麼好找的。”
曹慶春確實用功了,居然連這個也知道。
“真不行,就找瓷片,我就像要看看瓷胎和釉色,器型工藝沒有什麼難度!”陳文哲道。
陳文哲當然知道定窯器的難得,只不過,越是難得的東西,就說明越好。
定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窯址在今北河曲陽澗滋村及東西燕村,宋代屬定州。
北宋是定窯發展的鼎盛時期,制瓷技術有許多創造和進步。
北宋中後期,定窯由於瓷質精良、色澤淡雅,紋飾秀美,被宋朝政府選為宮廷用瓷,使其身價大增,產品風靡一時。
定窯產品以白瓷為主,這也是陳文哲想要的。
但是,他要的可不止是這種技術,還有其他,因為定窯瓷器,在白瓷的基礎上,也燒製醬、紅、黑等其他名貴品種。
如黑瓷(黑定、紫釉(紫定、綠釉(綠定、紅釉(紅定等。
這些可都是在白瓷胎上,罩上一層高溫色釉,燒製而成的。
元朝劉祁的《歸潛志》說,“定州花瓷甌,顏色天下白”。
由此可見,定窯器在當時不僅深受人們喜愛,而且產量較大。
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在定州時,曾用“定州花瓷琢紅玉”的詩句,來讚美定窯瓷器的絢麗多彩。
所以,定窯在白瓷的基礎上,發展出了豐富多彩的紋樣裝飾,因而深受人們的喜愛。
其裝飾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畫花為主,還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
印花以花卉為主,主要有蓮、菊、萱草、牡丹等,也有鴛鴦、龍鳳、獅子等動物圖案。
畫面嚴謹,講究對稱,工整素雅的白釉印花定器,歷來被視為陶瓷藝術中的珍品。
這樣的好東西,就算不能得到完整器,也一定要弄一件殘片,看一看,是不是能夠得到一些收穫。
有著各種技術堆砌的定窯器,就算是殘片之中,也應該能有所收穫。
而之所以尋找那麼多白瓷,青瓷,一個方面是為了照顧一下曹慶春,在一個就是為了突破當前的制瓷工藝。
陳文哲就是為了集歷代以來經典瓷器的優點,好突破大師之上。
他已經選擇了白瓷作為突破口,現在只能以德化白瓷為基礎。
可如果得到了定窯白瓷的燒製方法和工藝,那以後在定窯白瓷的基礎上,就可以燒製出黑瓷、紫釉瓷、綠釉瓷、紅釉瓷等等。
而且他還都可以燒出如同玉石一樣,晶瑩剔透如寶燒的作品。
一張白紙好作畫啊,就算是在瓷器上也是一樣。
這麼算起來,白瓷,才是一切瓷器的基礎!
陳文哲就是把握住了這一點,才極力追尋白瓷。
而定窯白瓷,很顯然是其中的巔峰之作。
“如果真沒法找到,你也可以放出訊息,那樣沒準還真有人自動送上門!”
在分開之前,陳文哲叮囑曹慶春道。
曹慶春入行的時間還是太短,所以,有時候只能是用重金求購來釣魚!
來到古玩城,三人就只能分開。
張一傑要做生意,曹慶春要去幫陳文哲收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