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六十三章質優價高(求訂閱、月票)

作為大客戶,陳星辰才能透過特殊渠道,買到一些底槽清。

這一批礦料,最主要的就是底槽清,除了這種,還有兩種比較稀少的礦料,一種是龍血砂。

這個需要特殊處理,特殊使用,要是不會用,那肯定就用不成。

首先,龍血砂是有的,這點可以確定,不是一些人說的那樣,是丁山人意淫出來的事物。

但是,這裡陳文哲他們買到的龍血砂,和大部分商家說的龍血砂,是不一樣的概念。

龍血砂是黃龍山一種比較特殊的礦料,為什麼講它特殊?首先它的顏色非常的紅豔。

由於氧化鐵的含量極高,看起來殷紅如血,所以叫它龍血砂。

它其實和大紅泥是屬於同一種礦料,產自大水潭西面50米處,紫砂路的北側。

當初建設紫砂路開挖的時候,發現了一槽如血的礦料,礦層很薄,最厚處只有15厘米,夾雜在巨石中間。

根據分析表明,龍血砂含的三氧化二鐵,是普通紫泥的三倍,燒成溫度較低,高溫下表面會出現很多的黑星。

重點來了,龍血砂這麼好,但是有個最大的缺點。

龍血砂是粉砂質的泥岩,基本上都是顆粒,可塑性差,即使粉碎到很高的目數,製作難度也極大。

在這裡,要想利用他那燒成之後的鮮豔,就要想想辦法。

這就需要練泥的手段了,如果不是各種技藝融於一身,陳文哲也用不上這種泥料。

而最後一種,就是金黃段泥,也就是黃金段。

金黃段泥的產於黃龍山南面一號井區域,在五通組地質層面。

最上面是小紅泥,接下來就是這個金黃段泥。

&n厚度,需要人工採集,小鏟子挖掘。

在這層金黃段泥的下方,就是白麻子,紫泥。

在地層的擠壓下,小紅泥的鈦元素滲透進段泥內,又和下層的紫泥夾雜共生。

這個料子以前就有,並非現代人的臆造。

段泥裡夾雜著紫泥(紫色的那些),紫泥含量很少,而且很嫩。

使用石磨的時候,就碎成小的顆粒夾雜在內,磨碎後通篩50目,加水煉製成泥。

這種泥料比較稀有,價高!

所以市場上打著金黃段旗號的多如牛毛,和底槽青的情況差不多。

但基本上低價的以化料為主,加鈦黃,底子當然也是外山料。

這樣的壺,燒製出來之後呈現檸檬黃,比較刺眼不柔和,壺泥性重,砂感不足。

而真正的黃金段,製作出來的效果,就完全不同。

一點點的感受了一下這些高階泥料,好的泥料,跟差的泥料,在陳文哲手中,感覺都是不同的。

可惜,不管是底槽清還是龍血砂、金黃段,數量都不多。

他這裡最多的就是清水泥,只不過陳星辰進的清水泥,是紫砂泥料裡的一種上等泥料。

這種泥料為純正的紫泥礦,直接陳腐加工成熟泥,行內人一般稱之“普泥”,是一種較常用的泥料。

紫砂生礦泥,外觀為石塊,成片狀結構,經露天堆存自然風化一段時間後,能分解成黃豆般大小的顆粒。

用機械加工粉碎成所需的細度,加水調和揉練,便成熟泥。

燒製這種泥料製作的紫砂壺,一般窯溫為1160~1180度,收縮比:約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