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零三章增加點難度

很快他就把這隻瓶子的整體效果圖畫了出來,接著再畫分解圖。

這一次畫的更加詳細,就連底款,他都標標準準的畫了出來。

此時再看,這種瓶頸直而修長,器腹飽滿且秀逸,頸部模印蕉葉紋輔以如意紋。

腹部以鏤空工藝手法,裝飾纏枝牡丹環繞瓶體,尺幅充盈令人瞠目結舌。

牡丹花頭立體感明顯,花瓣層次繁密,前後掩映各具姿態。

數朵牡丹仰俯向背,亦呈天然之韻,其間穿枝過梗,枝繁葉茂充滿生機。

鏤空密佈,層次錯落,仍無零亂之感,反而有種秩序感深藏其中。

刀法藏鋒近乎圓雕,可與木器中“過橋玲瓏”相媲美。

底部整施青釉,正中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識,為標準乾隆早期寫法。

這種長頸瓶,製作起來不難,難得是鏤空。

這種鏤空套瓶,並非乾隆朝所創,早在南宋時期官窯就已經燒製,其歷史可謂悠久。

從出土的南宋官窯器物觀察,瓶體內有中空立柱與瓶頸相接,以防燒製時出現劇烈變形。

元代時期龍泉窯也燒造同類器物,瓶內立柱已不在設定,可見燒造技術完全嫻熟。

清宮藏有元代龍泉窯鏤空膽瓶,乾隆皇帝可能因為這隻原件,遂而才有摹制之作問世。

其實,仔細分析分解圖,這裡面設計到的工藝,都是陳文哲拿手的。

不說雕刻,只說紋飾,牡丹花他做過多少次了?

現在變成鏤空雕刻,也沒增加多少難度!

這一次陳文哲製作這隻套瓶,瓶內打算仍用瓶膽支撐,這並非工藝退步,而是朝著有內畫裝飾,且能轉動套瓶的進發之舉。

不用說,內畫的技巧,他更是不缺。

就算他最近沒來得及學習大師級的內畫技巧,但是他在夢中,總是不由自主的進行沉浸式學習。

所以,現在配合他的鏤空雕刻技術,製作一件牡丹花套瓶,還真是不難。

再加上這一次陳星辰可以幫忙,所以兩個人做起來速度飛快。

瓶膽支撐,外套大瓶,做完這一步,接下來就是雕刻。

剛開始的雕刻,屬於粗雕,陳星辰都可以幫忙。

這就跟人物開臉一樣,只要留有餘地,讓陳文哲繼續修飾就可以。

這樣兩人配合默契,很快一件鏤空、雕牡丹、蕉葉如意紋、長頸套瓶,就製作完成。

這種瓷器的名字,其實就是把它全部的工藝、紋飾都點出來,疊加在一起,就是名字。

對了,這麼一件瓶子,跟前面製作的那件百壽圖罐價格差不多,都拍出了69,000,000萬元。

相比之下,那件圖罐反而更貴一些,貴的不對,也就多了九十萬。

“以後,你要不想做紫砂壺,也可以試著做一些套瓶,我記得當年唐英進貢乾隆的一批套瓶,有八套,可以變著花樣做一些,就做簡單的青釉瓷器,梅子青、粉青、豆青,都可以,我們的釉料還是不錯的。”

做完之後,一邊上釉,陳文哲一邊建議道。

“知道了。”陳星辰頭都沒抬,他看著一張設計圖,道:“你留的這款,好像有點唐英的意思?”

“對,仿的這隻套瓶,就是當年唐英制作,呈貢給乾隆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