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瞭解到,靈山那邊居然出土過那麼多銅鼓,陳文哲差點忍不住過去逛一逛。
實在是他們那邊的銅鼓,製作的太好了,也出現的太多了,誰知道現在還有沒有埋在地下的?
再有,就是陳文哲有點心理不平衡。
出土了那麼多銅鼓,流失在外的更多,他怎麼就沒有遇到一件真品?
最近一段時間,他透過曹慶春也放出了不少訊息,其中重點收購的古董當中,就有唐琴、靈山鼓!
當然,其他他需要的瓷器,就算是碎片,也在懸賞範圍之內。
今天之所以提到銅鼓,肯是因為武二的電話,他手中的那一面銅鼓,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既然他想要來古玩城,跟陳文哲見一面,那就見,萬一是真的呢?
想到靈山那邊出土的銅鼓,陳文哲還是有點相信,那是一面真的銅鼓。
據資料統計,靈山有史以來共發現銅鼓112面。
其中靈山明代(1620),在舊州鎮舊州圩的“銅鼓嶺”,就有l面銅鼓出土;
清代31面,民國時期8面,新中國成立以來72面。
實際上的出土數量,遠遠不止此數。
只是由於年代久遠,失去了口傳,因此至今尚未能掌握到,接近實際的銅鼓出土數。
靈山自古以來出土銅鼓很多,但流失亦甚大。
明清兩朝,及民國時期出土的銅鼓,至今已全無蹤影。
19501979年因沒有文物機構,出土的44面銅鼓,損失了32面,僅存12面。
1980年至今,全縣出土的19面銅鼓,除2面流失外,全都徵集收入靈山博物館收藏,至今共收入銅鼓25面。
還有西廣博物館、東廣博物館各收藏有4面靈山銅鼓。
之所以想到這些,完全是因為武二提供的照片,怎麼看裡面那面銅鼓,都不像是近些年出土的。
而只要不是近些年出土的,那就肯定有傳世的痕跡。
要是年頭再久一些,也許就能合法的買到手。
畢竟,靈山那邊流失的銅鼓,實在是太多了。
不說其他時期,就說五零年到七九年這三十年,就有三十多面消失無蹤。
要說這麼多銅鼓,全都被破壞、銷燬,甚至是重鑄了,陳文哲肯定不信。
什麼時代都有聰明人,有人打砸搶,就有人藉著打砸搶的時機,收藏文物。
所以,那個年代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跟馬承繼說了不少,中心思想就一個,他要弄到一面真品銅鼓,管委會這邊要給他撐腰,到時候他可以低價幫忙仿造一面銅鼓。
馬承繼自然也不傻,順便就想把仿造的景雲鍾,也變成了免費的。
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仿製景雲鍾,確實很花錢!
最後,馬承繼得到了低價的承諾,只不過,這個底價有多低,就要好好商討了。
當然,陳文哲得到的承諾,也是虛的。
最起碼,其中不能涉及犯罪,而青銅器交易想要合規,還真不容易。
這一點就比較難辦了,要不然,陳文哲早就有機會收藏幾隻鼎。
三鼎二簋啊,他到現在還念念不忘。
可惜,那是剛剛出土不久的東西,肯定不能私人收藏。
不過,不能收藏真東西,可以收藏一些高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