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青銅器的雄偉、瑰麗,陳文哲也算是見識到了。
相比他那三件,這一件就太好了。
雖然他那三件青銅器,現在也可以看一看了,但是,剛開始見的時候,它們就太慘了,根本就沒法跟眼前之物相比啊!
不過,看到這麼精美大氣的青銅器,更應該注意。
隨著收藏市場的火爆,近年來國內青銅器的價格一路狂漲。
過去曾被走私出境的青銅器,正在源源不斷地回流。
但另一方面,由於其仿造所需的生產條件,以及工藝並不複雜,所以仿古銅器成為一些不法之徒獲取暴利的手段。
諸如移植、拼接等仿造新工藝,也層出不窮,令藏家防不勝防。
仿古銅器數量之多,也讓人歎為觀止。
無論古玩店鋪還是小地攤,幾乎只要有古董的地方,都能見到假銅器。
因此,有人開玩笑說,如果將氾濫到古董市場與藏家手中的假青銅器收集起來,足以製造兩艘青銅航空母艦。
這話可一點都不誇張,所以在看到這件漂亮的青銅器之後,陳文哲立即警惕拉滿!
猛然一看,一時之間他居然沒有發現任何問題。
這個時候,陳文哲更加警惕,他沉下心來,再看整體造型。
他在利用自己超凡的記憶力,比對一下,看看國內曾經出土過這種器型的青銅器沒有。
如果國內還曾經出土過,並且證實不是這一件,那麼這一件很可能就是假的。
由於夏、商、周時期製作青銅器是一樣的,沒有太大的變化,都是陶範製作,且一器一範,手工製作。
這樣就不能鑄造出相同的陶範,所以,在西周時期也是沒有完全相同的青銅器造型。
如果有,肯定有一件是偽器,或二者皆偽。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一些實用器,器型相同的還是不少的。
比如提樑卣,器型相同,紋飾什麼的不同,太正常了。
仔細比對了一會,沒有發現之前有相同的青銅器出世,那麼這件青銅器還是可以看一看的。
首先看的肯定是紋飾,從紋飾之間看,由於也是陶範鑄成,一範一器,幾乎沒有完全相同紋飾或刻痕的青銅器。
除了個別用單範鑄造成器的,有相同的紋飾,不過這樣的紋飾,在商代時期很少見。
“這東西大開門,我還真不信,誰能看出什麼問題來!”
就在陳文哲剛開始看的時候,一名老頭又出么兒子了。
陳文哲頭都沒抬,鑑定東西要專心,絕對不能受到別人的干擾。
這老頭要不是寶主,就可能是利益相關人員。
他們的話可以當做放屁,就算是古玩鑑定行的前輩,也不能相信!
面對利益,有的人連親生父母都敢坑,何況是公司、同事?
鑑定青銅器,不外從幾個特徵來看。
有著先前的經驗,陳文哲看的很快。
器型、鏽色、紋飾等等,這些其實是不用看的太過仔細。
因為能夠來到他們眼前,就說明這件東西,被人看了好幾輪。
如果出現低階錯誤,肯定不會到現在他們這群人跟前。
所以,要看就要看作假痕跡,甚至是鑄造工藝。
當然,之前還是從做容易做的做起,比如看一看鏽色,是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