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只有不足五厘米高,可謂小巧玲瓏。
雕刻完成,稍微修飾,就可以等著上釉。
製作一件青銅器很複雜,而製作一件瓷塑,對於雕刻工藝十分精湛的陳文哲來說,卻很簡單。
修飾完成,看著如同酒盅一樣的四羊方尊,陳文哲陷入了沉思。
這東西當做茶寵,或者是手把件,有點可惜了,其實完全可以當做酒盅。
真正的四羊方尊是盛酒器,而他現在做的瓷塑四羊方尊,個頭小,加上要施釉,等燒製成功之後,外表光滑,肯定可以當做飲酒器。
瓷塑是一種民間工藝,是用高嶺土等捏成各種人物等形象,經燒製而成的瓷器。
之前陳文哲學習的觀音像雕塑,其實最適合燒製成瓷塑。
也是有著各種技術,互相結合,才能讓陳文哲做起泥雕來十分順手。
既然順手,那就多做幾隻。
一邊思索著,一邊製作四羊方尊瓷塑。
一隻,兩隻,十隻,直到雕刻了二十多隻,陳文哲才停下來。
這些東西雕刻的多了,也很沒意思。
其實想想,不管是象尊、犀尊、牛尊,都不太適合現代人使用,現在喝酒,使用最多的還是酒壺。
所以,他不由自主的做了一把美人執壺。
壺身修長,細腰、長頸,不管是壺嘴還是壺把,都十分修長,這樣一來,對於製作工藝的要求就高了。
只不過,陳文哲想要製作青瓷,使用的胎泥是紫金土,所以,硬度足夠。
既然使用了紫金土,自然會盡量的把瓷胎做的足夠薄,薄胎厚釉,燒製出來才漂亮。
“好像也沒法創新啊?仿製起來也沒意思!”製作了兩把美人執壺,陳文哲就洩氣了。
他感覺,盛酒器是沒有他發揮的餘地,而就算他製作出來一些,也沒用。
這個時候,他不由自主的想起了爵。
古代的盛酒器沒用了,但是一些飲酒器造型不錯,而且就算是拿到現代,也是可以使用的。
觚、觶、角、爵、杯、舟,只有爵,特別是三角爵,應該很適合做出來使用。
爵杯,是杯的一種式樣、酒具。
爵的口沿外撇,圓腹略深,前尖後翹,下承三高足,因此又稱三爵杯。
口沿兩側有對稱的立柱,能夠加固形體。
這是我國青銅器中的一大類,史載,地位尊貴的人用爵。
這是古代天子分封諸侯時,賜給受封者的一種賞賜物。
再後來“爵”就成了“爵位”的簡稱,“加官進爵”也就由此而來。
所以,就算是現代,這東西的寓意也很好。
還有,三角爵杯做的大點,可以當做分酒器使用,做的小點那就是酒杯,這種仿古工藝品,應該會有人會喜歡。
只不過,要想做的有特色,還是比較難的。
“青銅器的顏色並不好看,綠色或者是青色,晶瑩如玉應該可以,銅紅色,如同銅器一樣,也應該可以,要是有著一層紅寶石光包裹,是不是更加漂亮?”
想到李金鯉的要求,他要做掐絲琺琅,工藝技術還不足,但是,製作一些寶燒瓷器,好像並不難。
想到就做,用什麼顏色,什麼釉質,那都是製作出器胎之後的事情,他現在需要做出一批器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