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健康檢查, 可以說是一本萬利。
只要投資一次購買機器的費用,之後的成本很低,可以說跟搶錢也沒有多少區別。
加上陳文哲的支援,那邊的健康查體中心,已經要建立起來了。
沒辦法,盈利了之後就招人、買機器,這麼滾雪球之下,發展速度肯定會越來越快。
最重要的是,李天強那小子居然開始做一些有技術含量的事情了。
他專門聚集了一些經驗豐富的影像科的老醫生,就看影像結果。
有著這麼一批專業人士把關,只要你的身體有毛病,他們就能給你看出來。
這一點,李天強已經做到了極致,他現在已經組建了三支稽核隊伍。
一支是前言預審,也就是真正幹活的,他們會第一時間看病人的片子。
只要有任何一點疑問,就會進入主審階段,這一階段是一些專家團在幹活。
到了這裡,應該就沒有多少問題了。
只不過,這樣還不算,李天強的手下,還有第三支隊伍,那就是重申團隊。
所有檢查結果,第三支隊伍都會稽核一遍,深怕有什麼錯漏。
這麼一遍遍的重審,雖然耗費的人力有點嚴重。
但是,僱傭一些退休醫生,一個月的工資也不過是萬把塊錢,可是,每天他們能看多少片子?
就算三隻隊伍三十名老醫生,每個醫生兩萬元工資,一個月也不過是六十萬塊錢。
而他們一個團隊,每天能接診多少病人?能盈利多少?
有些檢查,十來分鐘就一位,一天檢查十四個小時不多,差不多就是八九十位。
每個人賺個兩三百,一天就是兩三萬。
而這是一臺機器,如果有十臺呢?一百臺呢?
看片子的人數可不少,所以,每天的利潤最少也是二三十萬,這樣一來,怎麼可能不賺錢?
聽李金鯉稍微分析,陳文哲就知道,李天強那小子還是有點厲害的。
滾雪球,越滾越大,陳文哲還真想看看,他到底能把那家小診所,帶到什麼程度。
既然李天強那邊不太缺錢,陳文哲也就不理會他了。
陳文哲看著手中的碎瓷片,還是眼前的事情更加重要。
來到了瓷器工坊這邊,這邊有他一間小型工作室,裡面擺放著一些他常用的東西。
穆家搞的拍賣,要下午進行,在大海市東邊的一棟別墅之內。
就是因為距離東邊開發區比較近,所以陳文哲才來到這邊。
正好還有一些時間,陳文哲打算把剛剛到手的三件瓷器修復一下。
修復瓷器是個很枯燥的活,一般得有七八道工序,每道工序至少需要幾個小時。
完成一件普通的修復工作,即便是成手,也需要近半個月時間。
首先要清洗,會用到一些特製的藥水,對面板有腐蝕,需要格外小心。
然後是打樣,根據器物的形狀,用矽膠做出缺失部位的樣子。
其次就是判斷器物的年代和用料,用器物相同或者最相近的原料來拉坯,重新制作缺失部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