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名片,一般是紙質的,由於武則天貴為皇帝,地位特殊,所以,她的名帖採用黃金製成。
考古工作者曾發現過,中國歷史上帝王封禪用的玉簡、銀簡,金簡只發現了一枚。
公元699年春天,76歲的武則天去嵩山遊玩。
誰知到了嵩山不久,就一病不起。
她降旨讓大臣閻朝隱,向嵩山神祈禱,求山神保佑她快點好起來。
閻朝隱接到聖旨後,先剃盡渾身毛髮,再齋戒沐浴,然後蜷伏在一個大盤子裡,把自己當作祭品,以替代平常的豬羊供品,擺在祭臺上。
閻朝隱在祭臺上,為武則天虔誠祈禱。
沒想到,幾天後武則天的病,居然有所好轉。
武則天早年很重視佛教,她一直宣揚自己是彌勒佛轉世。
但是晚年,一場大病以後,她開始痴迷於道教,因為道教講究養生,宣揚人可以長生不老。
當時,有一位道士叫胡超,深得武則天信任。
她除了堅持按時服用胡超敬獻的“仙丹妙藥”之外,對其所宣揚的神仙世界也非常向往。
風燭殘年的武則天,越來越害怕死亡,經常噩夢連連。
她不想帶著這種負罪感離開人世,該怎麼辦呢?
胡道士看出武則天的擔憂,就建議她做一枚金簡, 把自己的罪過刻在上面,在良辰吉日投到嵩山, 祈求天神贖罪, 也可以除卻在人世的罪孽。
武則天聽後, 彷彿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即命胡超督造金簡。
武曌金簡是一個祈福簡, 也是一個贖罪簡。
除了祈福求長生之外,贖罪也是這枚金簡所承載的重要內容之一。
其上內容,既有對情敵的懺悔, 也有對子女的懺悔。
既有對丈夫的懺悔,也有對天下、對儒家學說的一種懺悔。
所有內心深處感到不安的事情,她都希望透過金簡可以得到赦免。
金簡製成後,胡道士專程選擇在七月初七來到嵩山,在山頂做法事, 代武則天向上天參拜贖罪。
武則天之所以選擇“七夕節”這天向嵩山投山簡, 是因為民間稱農曆七月初七為“乞巧”節。
傳說這天是牛郎織女跨過天河, 在鵲橋相會的日子, 天上的星宿最靈驗。
之後, 胡超將金簡拋在了嵩山的最高峰峻極峰上。
按照道士胡超的說法,武則天只要把寫給嵩山山神和各路神仙的金簡埋在嵩山後,就可以除去罪孽, 同時得到上天的庇佑和保護。
武則天希望透過金簡,進行懺悔。
她懺悔的具體內容,金簡上並沒有寫。
不到百字的銘文寫道:“大周圀(國主武曌好樂真道長生神仙謹詣中嶽嵩高山門投金簡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歲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謹奏”。
這段銘文的大意是說, 大周國皇帝武曌,信奉道教真神, 在中嶽嵩山向天地諸神遞上這枚金簡, 請求各位神仙除去武曌在人間的罪過。
銘文中的“三官”,是道家對天、地、水的尊稱,而“九府”則泛指各方神仙洞府。
在投完金簡的第四個年頭,也就是公元705年, 武則天離開了這個世界。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