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百一十三章各式各樣,什麼都有

當年發掘出長信宮燈的時候,人們看到的是一地破碎的零件。

侍女頭部、燈盤、燈罩等零部件,全都散落在地。

所以,現在人們看到的,是後經專家們修復之後,才得以回覆原本容貌的銅燈。

而陳文哲手中的這兩件環保低碳的古代銅燈,可是完好無損的。

真要說比不過長信宮燈的,也就是沒有銘文,還有就是它們當年的主人,也許不如竇太后有名。

不管怎麼樣,這都是寶貝,陳文哲一件一件的拍照之後,詳細的登記造冊。

他這些東西真要帶回國內,要是建成博物館,並且放在裡面展覽,造成的轟動,恐怕要遠遠超出他的想象啊!

一件一件的寶貝,從手中流轉一遍,絕對不能細看,因為稍微關注,就要浪費很多時間。。

反正能夠出現在金縷玉衣跟前的青銅器都是國寶,這個應該是沒錯的。

不用細看,小件的青銅器,就比較容易處理。

只要摸過來,小心的拍照,記著裝箱就可以了。

所以,很快,陳文哲眼前就只剩下了大件。

大件的青銅器,幾乎都是尊和鼎。

當然,最顯眼的肯定是鼎,比如眼前形狀比較奇特的鼎。

至於普通的圓鼎什麼的,太普通,看一眼就算了,直接搬走。

也就只有造型奇特的鼎,再加上大個頭,才能吸引陳文哲的關注。

“這是一件瓦鼎?”

一堆青銅器之中,居然出現了一件陶器。

陶器,或者說陶鼎的出現, 陳文哲並不感覺意外。

因為他知道, 夏商周, 春秋戰國之後,到了秦漢時期,青銅鼎慢慢的就不在流行了, 而後起來的是陶鼎。

這裡出現一件,也沒有什麼奇怪的。

只不過, 瓦鼎, 還是很少有人知道的, 所以值得一說。

瓦鼎,就是一種陶製有耳有足的炊器。

《後漢書·禮儀志下》:“東園武士執事下明器……瓦鼎十二, 容五升。”

宋代陸游《初到榮州》詩:“地爐堆獸熾石炭,瓦鼎號蚓煎秋茶。”

這些都說明,在古代瓦鼎也不是普通之物。

接下來, 陳文哲特別注意了一下, 沒想到, 裡面還真有不少陶鼎。

之後, 陳文哲又發現了不少其他的特殊的鼎,比如同樣為陶器的三足彩繪陶鼎, 還有云紋漆鼎。

雲紋漆鼎是木器,因為上了大漆,所以才能儲存到現在。

木頭製作的鼎, 陳文哲還是第一次見。

不過,他聽說過, 國內馬王堆漢墓之中,就出土過不少木胎製作的鼎。

其實, 這些造型奇特的鼎,也就是出現在了這裡, 如果是在外面,或者說在外面的古玩攤位之上,就算是陳文哲見到了,他也不敢相信是真東西。

其實想一想,要是在古玩攤位之上,看到一件木頭做的鼎,還用彩色的大漆, 塗的花裡胡哨的,你會認為是漢代的鼎?

就算有點古玩功底,也需要慎之又慎的鑑定了再鑑定幾次,這樣恐怕也不敢百分百的確定是真東西。

陳文哲是真不敢多看了, 因為太浪費時間了。

所以,他只能加快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