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刺的是買家,不管是誰,遇到眼前這種品相的汝窯瓷器,不管是不是真品,也不管自己有多麼認可這就是汝官窯瓷器,都有可能不認。
最少也要給你弄個存疑,而存疑的東西, 只要有點爭論,價格就不可能太高。
當然,這個是見仁見智的事情,任何東西,都有槓精反對。
而此時,就要看買主的表現。
就像陳文哲, 他只要認下來, 價格就是會突破天際。
就像現在,武三最低的心理價位, 也在三億。
說了價格之後,武三心中有點忐忑。
雖然好東西不愁賣,但是他愁賣不出一個高價。
陳文哲算是一個很好的買主,但是他不知道陳文哲具體是什麼想法。
好東西多了,但是好買主可不多。
就算你的東西再好,我也知道值這個價,但是能節省一些些錢,誰又不願意呢?
就是想法太多,讓武三他們不願意直接用現金交易,換東西多好?對雙方都有利!
只要陳文哲答應三億的價格,他不用出錢,只要出一大批市場上很容易出手的瓷器就好。
就算仿製不出精仿,高仿總是能出幾件的吧?
而只要出幾件,他們就可以大賺一筆。
當然,三億的高仿,可不是幾件就能拿下的。
只要得到足夠的高仿, 就算價格不會太高,但是會更加容易出手, 而且還可以細水長流。
武三他們的小心思很多,計劃也周密,對於這個門道,他們研究的也十分透徹,更加有著廣泛的渠道。
所以,只要陳文哲願意交換,他們就不可能虧錢。
陳文哲此時有點頭痛,其實三億這個價格,他還是認可的。
但是,終歸是有點不甘心。
要知道三億可是市場最高價,他這算是批發,私下交易,沒有各種稅費、交易費、手續費、宣傳費。
就算這樣,武三居然還敢出個三億的價格,這是欺負他不想放棄?
“三億啊,這沒有刻款,沒有身份, 雖然我認這是汝窯, 但是真正拿到市場上,爭議肯定少不了!”
一邊說著, 陳文哲還一邊嘆氣。
如果是從一家博物館中花費三億買這件東西,陳文哲能歡天喜地的接受。
而從武三他們手中買,他就有點不甘心了。
他可沒說錯,因為一些人,就認為現在的入窯瓷器就是那六十多件。
再多出任何一件,都是假的。
不管品相、不管名款,也不管制造工藝。
除了那有名有姓的六十多件,其他都是假的,這樣的觀點,還受到很多人的認可。
而這也是武三不敢出六億的原因,畢竟他可不是馬大佬,根本就沒法給自己手中的瓷器背書。
甚至還會給瓷器帶來疑點,如果別人知道是出自他們之手,本來認為是真品的瓷器,都會變得存疑。
當然,就算心中有一萬個願意,此時也得收著一些。
他願意用三億買下這件瓷器,可他不能直接同意。
要照顧一下武三和那兩個老頭的心理啊,他要答應的太過痛快,人家心裡就該不痛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