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襲貌遺神

上世紀80年代,南河清涼寺汝窯遺址被發現。

從中出土了大量汝官窯碎片、匣缽、窯具、窯爐、作坊等。

這時,汝官窯的神秘面紗,才慢慢被揭開。

一直以來,汝瓷被世人稱為“似玉、非玉、而勝玉”。

真品汝瓷具有土質細潤,坯體如侗體,其釉厚而聲如擎, 明亮而不刺目等特點。

所以,汝瓷的名貴之處不在於造型,而是以釉質、釉色取勝。

釉面滋潤柔和,純淨如玉,有明顯酥油的感覺。

後期其最具特色的釉色為以天青、天藍為主色,還有豆青、粉青、蔥綠、梅子青。

這種特質得益於其獨特的釉料配方、複雜的製作工藝和近乎苛刻的燒製範圍。

獨特的配方, 陳文哲看到了。

汝瓷的釉料配方屬高鋁低矽配法,並且有瑪瑙入釉, 所以汝瓷的釉面才會呈現玉石感。

汝州地區盛產瓷土、釉料,燃料資源豐富,山上森林茂密,地下有百里煤海,這些都為宋代汝州瓷業的發展,提供了極其有利的條件。

確定了地址,結合現代的汝州汝窯,陳文哲比對出來的資訊就很多了。

現代很多人都在仿製汝窯瓷,汝州那邊更是其中翹楚,只是他們仿製出來的瓷器只有形似,就連顏色都強差人意,就不要說釉面的質感還有開片。

形似而神不似,就是現代汝州汝窯瓷不出名的原因。

只不過,現代仿品好不好,對於陳文哲來說,沒有什麼參考價值, 他需要的是合格的原材料。

汝瓷因地得名,其泥料、釉料都取自當地,知道這一點就可以了。

“沒想到這麼容易?看來想要什麼, 直接買就好了啊!”

發現了原材料,而且很容易買到,陳文哲比較高興。

接下來,他透過回溯,開始看手中這件三足洗的燒製過程。

這件瓷器的歷史肯定很長,陳文哲最感興趣的就是窯址設計的材料,再就是燒製工藝。

這些不著急仔細研究,他只是看了看大體過程,就心中有數。

汝窯的工藝水平很高,不管是製作工藝,還是燒製工藝,都很複雜,一時半會的肯定學不會。

現在他只是大體的看一看,最重要的是他想要先看一看手中這件精品,到底是個什麼來歷!

“作者是嚴和?這是天青色的發明人?”

稍微一想,陳文哲就想起來,這位叫嚴和的人是誰。

這人被稱之為能工巧匠,一點也不為過,可以說是一位真正的制瓷高手, 特別是對於汝窯瓷器, 他更是高手中的高手。

當時的汝瓷分民汝、官汝和官瓷三個質別。

北宋晚期,汝瓷開始受到宮廷貴族的賞識與寵愛,於是就誕生了官汝瓷,也就是史書上說的汝瓷。

汝瓷被歷代帝王視為吉祥之物,鎮宮之寶,世代相傳不做冥器陪葬。

提到汝官瓷,就不得不說嚴和這個人。

對於汝瓷汝官瓷,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個傳說。

相傳在800多年前,宋徽宗趙佶做了一個夢,夢見雨過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