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藍而不豔,灰而不暗,青而不翠。
那是一種無法言明的顏色,那是一種自然界不存在的顏色。
選瑪瑙石入釉,才使汝瓷呈現出汁如堆脂、面若美玉、瑩潤純淨、素雅高貴,才讓一件瓷器充滿皇家之氣, 也只有瑪瑙入釉才能燒出讓人滿意的天青色。
在這一點上把握不住不要緊,只要有清楚的認識,知道該怎麼做就行。
這一次的顏色還差點意思,也是唯一的缺陷,但陳文哲肯定已經走在正確的道路之上。
第一次燒製出的這批汝窯,好像是達不到真正的雨過天青色,但是, 如果他說達到了, 也應該是可以的吧?
畢竟真正的雨過天青色見過的也沒有幾個, 他現在也就比故宮博物館中最經典的那幾件,稍微差了一些些!
相比歷朝歷代的仿汝窯,他已經是很厲害,只不過,現在還不能跟雍正時期的相。
他的這一批仿品,仿的是真不錯,但是要說比得上雍正,那就有點吹牛。
他最多算是複製,而人家雍正時期的仿汝窯,已經含有創造的成分,只是這一點就沒法比。
在瓷器收藏市場有這樣一句話,但凡有精品必有仿品。
想必大家都知道,在市場中能夠留下來的古代瓷器是少之又少的,畢竟瓷器是易碎品非常難以儲存。
所以現在我們在市面上看到的大多數古代瓷器,很有可能都是仿品,但這些仿品仿的都是精品。
現代仿製古代的瓷器的作品,也成為了華夏瓷器發展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
說到汝窯仿製, 哪一個更受歡迎呢?
這必然是雍正時期的瓷器,明清時期景鎮已經成為了國家瓷器製造的中心,汝窯仿製瓷器也是在那裡生產的。
同時,為了達到同樣的效果,可以說是不惜成本。
在其中比較成功的,還有乾隆年間和宣德年間的仿製瓷器。
但是,雍正年間的仿製瓷器是最為成功的,如今也受到了很多收藏者的歡迎。
雍正時期仿製了大批次宋代時期的瓷器,且大多都是單色瓷器,給人感覺是簡單雅緻。
其中仿製汝窯瓷器,佔比相對較重。
在收藏市場中,雍正年間汝窯仿製的水平也是最高的。
目前世界上現存的雍正仿製瓷器,大多都是細開片,灰白色的胎釉。
雍正仿製瓷器之所以能夠如此成功,也是由於有一個得力的瓷器藝術總監唐英,想必瞭解雍正瓷器的都知道這個人。
在雍正九年的時候,唐英就是一個技術精湛的瓷器專家。
同時開啟雍正乾隆時期瓷器製造的新紀元,而在那個時候也算是創造了新的奇蹟。
無論是瓷器的外形,還是細節, 都是非常精美的, 深深受到了皇帝們的喜愛。
雍正時期瓷器,更多贏在從瓷器本身的變化和瓷器所散發出的靈氣。
用簡單的一種方式來說,是製造仿製瓷器的作者,對作品本身富加了一種富有生機的魅力。
像是當時仿製的北宋汝窯天青釉圓洗、仿汝窯粉青釉尊、仿汝窯釉貫耳六方壺,都是其中的精品。
再反過來看一看乾隆時期的瓷器,他更多獻給大家的是一種標準化。
而且程式化的形式,過於的呆板沒有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