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就是這一隻盤子,相傳曾經是乾隆皇帝最心愛的寶貝。
而且它的底部,還被刻了一首詩。
當然除了乾隆皇帝,也沒有第二個人敢在上面刻詩了。
也因為這一首詩,這一個盤子成了無價之寶,幾年之間價格也是漲了近500多倍。
這一隻盤子能被乾隆珍藏下來也是十分的不容易,就連當年的李苦禪,也曾在南河的一個瓷廠,寫過一幅條幅:“天下博物館無汝者難稱盡善盡美也”。
這也可以看出,這一種汝窯瓷器太珍貴。
回到盤子的本身,那一隻盤子符合所有汝窯瓷器的特點,胎色稍白一些,但又有一些灰色的痕跡,這就是行內俗稱的香灰胎。
另外重點就是在於釉色上面,一般是呈現天青色和粉青色,像這一隻乾隆收藏的有一些粉青色,而且釉面滋潤柔和,純淨如玉一樣漂亮。
而且上面開滿了片,一看就是高古瓷的典型。
遠遠地看著它,給人的感覺也是一種溫潤古樸的意思。
不管是造型還是整個器物的釉色,幾乎達到了超級完美的地步。
收藏大師馬嘟嘟就說過,自己曾經與一件真正的汝窯失之交臂,當時因為自己專業知識掌握得不夠,最終回過頭去就已經被人家給收走了。
這麼多年過去了,這一件事情真的是讓他腸子都悔青了。
能得到一件真正的汝窯瓷器,對於像馬嘟嘟這樣子的大收藏家來講,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一件事情,更別說民間的那些玩家了。
很多名瓷,想要得到肯定是不可能了,但是見過了,仿一件自己玩,還是可以的。
像是這一件盤子,仿製出來拿出去賣,肯定是不行的。
但是,它又太漂亮了,陳文哲很想要,那怎麼辦?
仿啊,仿出來自己玩就好了!
像是這樣的精品名瓷,有記載的傳世的可不少,就是乾隆收藏的都不少。
乾隆時期,清朝空前繁盛,收入宮中的好東西就比較多,像是傳世汝窯器紙槌瓶!
這件汝窯粉青奉華紙槌瓶,就曾經在老無恥的詩作之中留下了蹤跡。
定州白惡有芒形,特命汝州陶嫩青。
口欲其堅銅以鎖,底完而舊鐵餘釘。
合因點筆意為靜,便不簪花鼻亦馨。
當日奉華陪德壽,可曾五國憶留停。
這是乾隆三年戊午仲夏御題,底左刻“奉華”二字,右刻七言詩一首,鈐“古香“太王卜”二方章。
這樣的瓷器,仿製出來當高仿賣,肯定是不行的。
但是自己把玩,卻一點問題都沒有,如果做的太好,放入私人博物館之中展出,也一點問題都不會有的。
要是品質能夠達到亂真館藏級,那放進博物館,就算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仿品,也只會讓人驚歎!
所以,陳文哲對於仿製這麼一件作品,是一點猶豫都不會有。
當然,在這之前,他肯定要根據記載,先仿製了一隻乾隆收藏的盤子,接下來才是仿製紙槌瓶。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