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567瓷器呢?5678瓷器這種說法,其實並不全面。
只有在收藏領域裡,一些瓷器才會被稱之為“567瓷”。
對於這種稱呼,其實就是對上世紀50年代、60年代、70年代,這幾個時期燒製瓷器的一種統稱。
這個年代的瓷器工藝精美,品質也是非常精細,也可以算是紅色收藏的一種。
建國之後從五十年代開始,集合了最頂級的制瓷人才和最高的制瓷工藝,製作出來的真正的一批精品瓷器,它們真正代表了全國制瓷的最高水準。
這些作品,透過參加國際博覽會,用作國禮饋贈,在國內外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力。
這就是567瓷,它們以十大瓷廠為核心,集合了中國最巔峰的制瓷工藝,讓華夏陶瓷在世界上,重新奪回世界霸主的地位。
不管是567的成功,還是7501瓷的大放異彩,每一件567瓷,都見證了國內千年的制瓷工藝,凝結了這千年歷史長河中歷代陶瓷匠人的心血。
它們見證了建國後,那些為祖國做出特殊貢獻的制瓷大師們,他們是偉大的,他們向世界展現了國窯陶瓷精湛的藝術。
這一批瓷器,陳文哲早就想要仿製。
比如國禮瓷、7501毛瓷,他都會做,而且做的還不錯。
但是,一直以來沒有得到完整的傳承,所以他也沒有系統的做過。
可是這一次不同,隨著他在隋侯之珠中搜尋現代工藝美術大師,或者是現代頂級瓷器製作工藝,五六七八瓷就出現在他的視野。
說起567瓷很多人可能不清楚,這就要從上世紀的50年代70年代說起。
這個時期國營瓷器廠燒製的瓷器,統稱為“567瓷”,當時生產這種瓷器的廠家就有十幾家。
關鍵的是,他們瓷器底部落款也都是統一的。
這種特徵也是非常鮮明,也算是這個時期瓷器的一種歷史見證。
“567瓷”雖然是近代瓷器,但是它的工藝不比古代瓷器差。
另外這個時期的瓷器,有許多是經過名家大師之手,燒製工藝也都是比較老練成熟。
其中也有許多成名作品,它的收藏價值也是非常高。
例如:王大凡老師的“投筆從戎木蘭從軍圖粉彩四方筆筒”;
還有劉雨岑老師、汪大滄老師、田鶴仙老師、王大凡老師的“山水、人物、羚毛、花卉粉彩四方筆筒”;
張松茂老師的“老梅開花圖粉彩瓷瓶”等等。
不管是古代瓷器還是近代瓷器,這一類的藏品在我國,有著非常重要的歷史地位。
其中有很多外國友人也是非常喜歡,因為收藏的人群多了,加上瓷器自身的魅力,從而導致大家收藏瓷器的競爭也是異常激烈。
567瓷它的特點有很多,但是與古董文物瓷器比較起來,還是有許多差距。
567瓷它的工藝,雖然十分精美,但是它生產燒製的時間比較短,滿打滿算距離現在也不過只有幾十年的歷史而已。
因為這些原因,它的收藏價值也不會太高,這樣讓許多平民玩家也能收藏得到。
在之前567瓷的價值上升,還比較穩當,這幾年由於一定的推力,致使它的價值水漲船高,一路上升的很快。